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情况和二〇〇九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情况和二〇〇九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2009年8月11日在XX市吴中区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钟建华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受区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情况和二〇〇九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一、“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情况《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实施三年多来,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持续优化,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从2006~2008年统计数据看,《纲要》实施进展情况较好。在23项指标中,仅3项指标存在一定脱幅,其余20项指标均达到或好于规划进度要求。——经济发展目标基本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9%,超规划目标5.9个百分点;人均gdp年均增长18.9%;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8.2%,分别超规划目标6.4个百分点和8.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了4个百分点,城市化率提升至59.7%,与规划进度相符。但是,固定资产完成额年均增长12.9%,与年均增长15%以上的规划要求有一定脱幅;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35%,提高了5个百分点,与五年提高10个百分点的规划要求有一定差距。1——社会发展目标基本完成。200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第1页共13页为57.7万人,控制在规划要求的59万人以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社会基本保障覆盖率达到98%以上,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100%,均提前实现规划目标。但是,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1.71%,提高了0.24个百分点,与五年提高0.53个百分点的规划要求略有差距。——富民目标全面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7%,2008年末已达到26111元,提前完成24000元的规划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6%,2008年末达到11850元,与五年提高到13000元的规划进度相符;恩格尔系数为0.346,控制在0.35的规划目标以内。——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全面完成。单位gdp能源消耗累计下降13.8%,万元gdp建设用地年均下降8.8%,控制在规划目标以内;环境质量综合指数逐年提升,2008年提高到97分,城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均达到规划要求;中心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XX县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全部提前实现规划目标。在完成重点领域发展任务方面,《纲要》确定的各项改革发展任务稳步推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主要体现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一是三次产业协调并进。工业经济稳健发展,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年均增长2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3.7%。“十一五”以来(注:指2006年至2009年6月底,下同),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6%以上,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52项、火炬计划20项。服务业发展提质扩量,增加值年均增2长2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9%,形成了环太湖旅游、特色市场、商贸流通、科技(医药)研发等优势服务业。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1%,拥有无公害农产品118个、绿色食品51个、有机食品12个,优质粮油、蔬菜园艺、生态林地、特色水产、优质畜禽等主导产业规模保持稳定。二是内外资企业发展迅猛。招商选资成效明显,第2页共13页全区外资企业增至1335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企业9家,累计新增注册外资38.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4亿美元;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75.7亿美元,其中出口108.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8.5%和23.7%。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民资、内资企业发展到15030家,注册资本总额达到566.4亿元。三是载体空间拓展升级。通过有效整合资源,产业平台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开发区实施“提升、精细”工程,建成了旺山、河东、东吴工业园等高水平载体,木渎、甪直、胥口、东山、长桥等乡镇(街道)相继建成特色工业小区,形成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