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设置意在通过对卡通知识的了解,丰富学生对卡通的认识,掌握卡通的创作规律,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为今后的美术创作奠定造型基础。二、教学目标1:欣赏多种形式的卡通作品,认识了解卡通的基本知识,初步运用拟人的方法尝试卡通创作,提高对卡通造型的理解。2:学会绘制有特点的可同造型.3:丰富对卡通的认识,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了解卡通的知识,了解卡通造型的规律,能运用拟人的方法表现卡通。运用打格子方法临摹绘制卡通形象。难点:能让自己创作出的卡通造型生动、有趣。四、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板书:卡通)请问在座的同学喜欢看卡通片吗?你能说出你喜欢的卡通明星吗?同学们喜欢的卡通形象可真多!那么看看下面的几个大家认识吗?(播放课件:出示卡通剪影学生猜卡通明星)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这些卡通明星呢?(动画片、电影、生活用品)那么什么是卡通呢?(学生总结)教师出示卡通定义(课件),近几年还兴起了一种模仿卡通的真人秀,也称“coseplay”,所以卡通不只是静止的漫画了,而成了“动起来的漫画”(出示课题,板书课题)。2卡通竞赛,快乐体验今天我们来个闯关游戏,看看谁会成为最后的卡通迷!1)第一关:视听选择题——欣赏动画片段,说出它们分别采用了哪种美术创作方法。(播放视频,学生回答)总结卡通的创作表现形式:布偶、中国、泥塑、电脑,看来卡通片不但情节引人入胜,连创作方式都是这么丰富多样。(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动画片段,总结出中国画、布偶、电脑、泥塑等卡通创作方式,使学生在观赏的同时感受卡通的多样性。)2、)第二关:连线题——下面的卡通形象分别属于哪个国家?其造型特点是什么?(学生出示卡通形象,说出它的所属国家)我们再来分别看看各国的其他卡通作品(课件)。总结各国卡通的特点:(提示:日本—人物的描绘、美国—卡通形象的造型、中国—创作方式)日本——细腻唯美美国——夸张、幽默中国——民族特色(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日本、美国、中国的卡通造型特点,着重对中国卡通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中国卡通的历史与发展。)3、)第三关:比较题——卡通形象与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①(出示对比图片,学生回答)教师概括总结卡通的特点——夸张、变形、拟人,其中拟人是最常用的卡通创作方法。看一看我们熟悉的卡通形象都被赋予了人的特征(课件)。②(教师板画)我也想把这支牙膏变成卡通,我该怎样做呢?(学生回答,教师添画)③下面请同学也来试一试,将这些生活用品也变成卡通。(发给学生印制好的作业纸)④展示学生的作品(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形象与卡通形象的对比,总结出卡通创作最常用的拟人方法,并通过教师板画演示,让学生了解拟人的深入方法,并通过创作使学生真正掌握拟人的方法,有效的解决教学重难点。)4、)第四关:临摹方法引导分析、掌握卡通表情的画法。解决教学重难点。(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游戏环节,拓展学生卡通创作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进一步强化拟人手法的应用。)【拓思升华】(出示迪斯尼与米老鼠的照片)米老鼠是世界上家喻户晓的卡通明星,这就是他的创作者迪斯尼,其实米老鼠的诞生是一个很奇妙的故事。(学生讲述迪斯尼与米老鼠的故事)通过迪斯尼与米老鼠的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呢?其实,艺术就来源于生活,当它再回归于生活时带给我们的就是无尽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