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2009年11月13日)同志们:在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关键时刻,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天下午召开全县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很及时,很有必要。刚才,水利局庞靖峰同志回顾总结了2007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了2008年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海华同志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在讲以下几点: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来切实抓好“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水利不仅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快县城经济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解决农民吃饭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迫切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历年来,我县自然灾害频繁,极端灾害天气逐年增多,部分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一是工程老化。很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土法上马,标准不高,破坏严重。二是效益下滑。一些渠塘堰坝和水库受设计的限制,很多属于病险库塘,失去了原有的防洪、排涝、灌溉等功能。随着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两工”的取消,一些地方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有所滑坡,引导有所弱化,组织建设热情下降。从今年我县各地旱情来看,凡是农田水利建设好的地方灾害造成的损失就小,生产恢复就快,而农田水利建设较差的地方灾害造成的损失就重,生产恢复缓慢,这就警示我们必须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旱涝保收面积,提高现有耕地的产出率,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二)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我县第1页共6页于1994年实现了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的目标,由于02和07两年的暴雨山洪灾害致使全县基本农田锐减,人均不到一亩,并且基本农田水利化程度低,水浇地很少,每遇旱灾,均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巩固人均一亩基本农田建设成果,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解决农民吃饭问题。(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阶段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土地的水肥条件,水利化程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适应这一形势,满足农业生产对农田供水、灌溉保证率、养分供应等方面的新要求,就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粮食单产提高了,才能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腾出更多土地。今年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正式启动,市上将安排我县35万元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迫切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99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35万亩,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是,由于陡坡地退耕,耕地大幅度减少,国家8年补助即将结束,部分群众的生活将出现困难。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必须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步伐,不断提高现有耕地的水利化程度,提高单产产量,发展后续产业,确保“退的下,稳得住,不反弹”,真正建立生态环境改善与人的生存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五)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迫切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障饮水安全是人的基本生存的需要,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截止2005年底,全县尚有8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严重威胁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重点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尽快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尽早让农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计划每年从以工代赈、扶贫开发、水利建设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中调整2亿元,五年筹集10第2页共6页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今冬明春全县计划投资700万元解决2万人饮水安全。因此,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农田水利基本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