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常见问题:一是反映新情况、新问题而富有新意的材料所占比例甚低;二是思考和表达问题的角度老化;三是为“新”而新,偏重在文字上玩游戏。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出精品”的意识,因而在新情况面前造成观察力捕捉力不强;二是全新精神不强,在写作上容易出现从众心理和畏难情绪;三是思路单一,缺乏积累。捕捉新情况选择新角度的要领和方法:一、紧跟党中央部署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带着问题去观察比较,从变化中捕捉新情况。一要紧跟党中央新的战略部署和重要指示的发表,及时去投入研究,这是捕捉新情况必须要掌握的首要一条;二要从群众贯彻党的指示的反映中,观察新的思想去向;三要从对同类工作的历史对比观察中,及时捕捉变化的新情况;四要从工作出现的新问题中来捕捉研究新课题。二、讲区别,求新意,勇于推出新的经验和理论三、超出以往,另辟新路,寻求表达的新角度框架设计构思过程:主要任务,一是提炼和确立主题思想;二是确定思想,选定展开的层次。构思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构思不充分赶材料,或因下功夫不够,出现了硬写的情况。从成文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填空写法的痕迹。平时,我们讲搞教学背课的时间比例是四比一,我看构思和写作的时间比例也要在这个比例数之上。有的作者不要说细构思,就连粗构思都没搞好就草率动笔。二、对材料的主题提炼和标题的制作下的功夫不足出现了对主题思想把握不准,缺乏新意。在大小标题的提炼制作上平淡、肤浅,甚至还有抄袭别人之嫌,给人一种“熟面孔”的印象和感觉。三、思路展开不顺畅对层次的划分有分不开“档”的情况,有的不管什么材料都是清一色“三三制”,有的给人一种硬分或勉强的感觉。四、对层次内容安排轻重分配不当,出现前空后累赘的问题有不少作者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法定的写作模式,就是第一大层次只能写抓学习提高认识,并标榜为“先务虚”。结果使材料的第一大层次不仅虚了,而且空了,所采写的例子很难用上去,都压到后边几个层次中去,造成整合堆砌的累赘状态。掌握机关应用材料构思谋篇的思维特点一、认真研究和掌握机关应用材料写作构思的思维特点(一)为材料写作构思提供坚实的准备基础四多:多读书以积累知识;多考虑事理以丰富才能;多研究观察以事物的联系;多练习按文思来运用文辞。平时就要多读书,搞好革命基本理论和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的储备;经常注意学习中央的文件,把握精神实质,研究形势变化而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多进行分析评判是非功过的思维训练。(二)掌握和运用构思机关材料所需要的思维方法我们的思维必须受党的方针政策、工作重心、会议的议题、集体决定、领导意图的约束,从内容到形式不能掺入作者的主观思想。常用的思维方法是: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译、发散与集中、性化与量化、系统与具体、比较与优选等逻辑思维方法。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学说,过多注重想象和创作,使写出的材料有失庄重和严肃。二、精心提炼,使主题思想准确新颖(一)把握“主题”的四性,准确地加以提炼客观性、主观性、观念性、时代性(二)根据机关应用材料写作主题表达语义的显在性,将主题内涵鲜明地凸现出来1、大标题就是本篇的主题思想。经验材料、典型事迹材料、调查报告、工作研究2、两个部位来表达主题思想工作总结:一是在对前段工作总的形势的评价上;一个是对下一段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概括上。3、开篇第一段表达主题领导讲话的主题思想往往体现在开场白的一段话中,即表明这次讲话的针对性和要讲的几个点的交待上。(三)力戒庸、陋、袭,提炼出新颖独到的主题1、把所写的内容置入社会大背景、大环境中去把握。从大到小,以社会宏观来把握一篇材料的价值和走向;从小到大,以它来折射出宏观社会所需要的精神。2、提炼和表达主题不单单是在文字上推敲出花样。深化主题是一个思维过程。一是提出问题要尖锐、鲜明,就是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富有超前意识。二是分析问题要深刻全面,使主题自然展开,层层深入,以内在的逻辑力量使主题深化。三是解决问题正确合理,以解决问题的较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