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八章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污染控制第一节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一节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农业:农业:通过培育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为人通过培育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为人类提供食品、纤维和其他产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类提供食品、纤维和其他产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资源:农业资源:一般只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资源:包一般只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气候、生物、水资源和用于制造肥料的矿括土地、气候、生物、水资源和用于制造肥料的矿产资源等。产资源等。农业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生长、发育和繁衍: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的自然环境称为农业生物环境,又称农业环境。后代的自然环境称为农业生物环境,又称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复合而成。农业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复合而成。第一节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一节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共同构成了一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个生态系统。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生物的大部分随收获物被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生物的大部分随收获物被带到系统之外,同时还带走了养分,打断了物质带到系统之外,同时还带走了养分,打断了物质的循环链。的循环链。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高投入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高投入1.1.水资源投入水资源投入2.2.养养分投入分投入3.3.农用化学药剂的投入农用化学药剂的投入4.4.农用塑料制农用塑料制品品第二节种植业体系的非点源污染与控制第二节种植业体系的非点源污染与控制一、化学肥料的环境污染与控制一、化学肥料的环境污染与控制不合理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土壤退化和水.大气污染.1.化肥中的有害物质及其土壤污染化肥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途径之一是通过其本身——主要化肥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途径之一是通过其本身——主要成分,另外还可通过其所含有的副成分或微量成分以及其成分,另外还可通过其所含有的副成分或微量成分以及其转化物等。转化物等。化肥中的有害物质化肥中的有害物质((11))重金属重金属:镉、铅、汞等:镉、铅、汞等((22))无机非金属无机非金属:氟、氮、磷:氟、氮、磷((33))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磺胺酸盐、三氯乙醛等:磺胺酸盐、三氯乙醛等第二节种植业体系的非点源污染与控制第二节种植业体系的非点源污染与控制2.2.土壤性质的变化土壤性质的变化长期大量施肥导致土壤性质的变化和质量下降。施肥对土长期大量施肥导致土壤性质的变化和质量下降。施肥对土壤化学相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壤化学相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酸化土壤酸化和和结构破坏结构破坏。。目前的氮肥主要是铵态氮肥或在土壤中很快转化为铵态氮目前的氮肥主要是铵态氮肥或在土壤中很快转化为铵态氮的酰胺类肥料,铵离子容易将交换吸附态的盐基离子置换的酰胺类肥料,铵离子容易将交换吸附态的盐基离子置换下来,如果降水量或灌溉量过大,将导致盐基离子的淋失下来,如果降水量或灌溉量过大,将导致盐基离子的淋失和土壤酸化。和土壤酸化。土壤偏畸施肥可能导致其他营养元素的缺乏。土壤偏畸施肥可能导致其他营养元素的缺乏。第二节种植业体系的非点源污染与控制第二节种植业体系的非点源污染与控制3.3.养分流失和地表水污染养分流失和地表水污染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氮:氮:30%-35%30%-35%磷:磷:10%-20%10%-20%钾:钾:35%-50%35%-50%农田农田NN、、PP进入水域的主要途径:进入水域的主要途径:农田排水、地表径流、土壤侵蚀、挥发等农田排水、地表径流、土壤侵蚀、挥发等其中挥发的氮素可通过降雨进入水体。其中挥发的氮素可通过降雨进入水体。农用化学物质的淋失引起地面水体农用化学物质的淋失引起地面水体NN、、PP营养元素浓度的营养元素浓度的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给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作用。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给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作用。第二节种植业体系的非点源污染与控制第二节种植业体系的非点源污染与控制44..养分流失和地下水污染养分流失和地下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