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届中考甘肃兰州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齐侯陈①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②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③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注】①陈:列阵,布阵。②绥:安抚。③方城:山名。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以此众战,谁能御之?14.面对齐侯的陈师示威,以势压人,屈完是如何回应的?请简要说明。15.仿照示例,再列举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外交人物,概括其主要事迹。示例,屈完妙语退齐军,楚与诸侯言和结盟。【答案】13.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14.①他沉着冷静、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②以有礼有节柔中有刚的外交辞令给齐王讲道理;③不卑不亢以楚国的实力为后盾的。15.唐雎强势怼嬴政秦王道歉让步屈服【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15题详解】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古书,多了解古代文化,多记忆历史上著名外交人物的事迹,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如“唐雎”“晏子”“蔺相如”等。学生表述合理即可。【参考译文】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呢?您如果要用武力的话,楚国将以方城山作为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订立了盟约。精选资料二、【2018年中考广东卷】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王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及出,导犹在门。又呼顗。顗不与言。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昼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导后科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节选《晋书》有删改》)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敦之举.兵也/傅乐举.于版筑之间B.直.入不顾/直.截了当C.顗不与.言/客从外来,与.坐谈D.南北之望./望.尘莫及10.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11.结合选文,说说王导为什么“悲不自胜”【答案】9.C10.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11.王导因为当年误以为周顗见死不救,在王敦要诛杀周顗时没有开口相救。后来才得知周顗尽力相救的真相,强烈的负罪感使他悲不自胜。【解析】9.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举”分别为“发动”和“被选拔”;B项中的“直”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1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叙写的事件来概括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