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考点梳理】考点考点分解能力要求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月日识记、理解、分析地点东北结果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主要原因是:蒋介石采取方针影响标志着的开始不朽的民族战歌作者聂耳歌曲最杰出的代表作:西安事变发动者张学良、目的逼迫抗日中共主张中国以为重,提出的主张结果解决意义标志着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课堂练习】1.每年的9月18日,辽宁省沈阳市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这是为了让人民不要忘记哪一国耻()A.火烧圆明园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2.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A.南昌起义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遵义会议3.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的政策是……()A.不抵抗方针B.下令进行抗日C.号召民众进行斗争D.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进行抗日4.“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奋斗。这首歌曲的名字是()A.《九一八小调》B.《松花江上》C.《义勇军进行曲》D.《黄河大合唱5.“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A.逼蒋抗日,挽救民族危亡B.为了炫耀自己的实力C.篡夺国民党的领导权D.为了投靠日本【课后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八十多年前,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与此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俄国割占库页岛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2.“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八国联军侵华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3.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市民王大妈出门买菜,看到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扬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你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4.“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首歌曾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这首歌的曲作者是()A.聂耳B.冼星海C.徐悲鸿D.侯德榜5.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北伐战争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二、材料解析题6.抗日战争史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是在什么事件之后?(2)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提出这一主张的出发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3)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针对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考点梳理】答案:9、18、沈阳、不抵抗、局部抗战、《义勇军进行曲》、杨虎城、蒋介石、民族利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课堂练习】1B2B3A4C5A【课后巩固】1B2B3B4A5C6九一八事变民族利益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以史为鉴、增强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