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主讲人谭琳霞《专业标准》研制背景1、我国加大教育事业发展力度2、学前教育普及化趋势增强3、幼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缺少统一管理标准《专业标准》研制意义1、教师职业有了定位2、教师培养有了目标3、教师从业有了规范4、教师管理有了依据5、教师发展有了准则《专业标准》研制的指导思想1、专业导向,师德为先2、基本规范,前瞻引领3、全面要求,突出重点4、共同准则,体现独特5、立足国情,国际视野《专业标准》内容结构(一)基本理念《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为: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些基本理念充分反映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价值取向、基本信念。《专业标准》内容结构(一)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分为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三个层级。维度层面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项。领域层面共计14项,基本要求层面共计62项。《专业标准》实施建议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2、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加《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3、幼儿园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4、幼儿园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专业标准》特色1、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与专业态度提出了特别要求2、要求幼儿园教师高度重视幼儿的生命与健康3、要求幼儿园教师尊重幼儿的人格和年龄特点4、要求幼儿园教师遵循保教结合的教育原则5、对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提出了特别的要求结语《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专业标准》将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而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