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有效性初探-----哈尔滨市第四十中学高玉梅2007年黑龙江省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更加强调教学的有效性。即怎样在一节课有限的40分钟时间里,让教学效果最大化,有实效,这也是我们诸多教师都在探究的问题。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感悟谈一谈如何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一、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的确是这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一旦对历史有了深厚的兴趣,就会自己去阅读相关书籍,去查找相关资料,去做相关的探讨和研究,从而形成深厚的历史积淀,历史学科素养也会逐渐提高。比如我在讲西周分封制时,介绍到周公旦,为了提高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我给大家提供了一幅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个人是谁,他在干什么?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就会答出这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贤能之士,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表示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之后我再继续追问:他一沐三握好理解,可是一饭三吐就让人费解了,按常理若有要事,而口中有食物,我们的做法是快咽,吐出来?难以理解,求贤“太渴”了!有些解释不通,学生也说:“多恶心呢,吐出来。”就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想一想他为什么要吐出来而不是咽下去呢?在学生们都很困惑时,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让他们从当时食物构成考虑。学生们逐渐思考到,在较为久远的古代,人们的主食是谷或粟,由于当时的加工方法比较落后,只是用石臼捣,从而脱皮不净而带着壳子,脱壳不净的粟饭粗散干涩,很难下咽,尤其是老人,如果咽得着急了,很容易被噎到,对老人来说是致命的。所以古代人吃饭的时候老人旁边经常会有晚辈提醒:“别噎着,别噎着。”说到这,同学们都被逗乐了。此处我经过这样的设计课堂效果非常好,既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学生的困意和倦意一扫而光,又增强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二、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尤其是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我多次尝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有的课干脆放手让学生去讲,这样经过不断的锻炼,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探究和表达能力。我能够放手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是受了哈三中的启发我在《新晚报》上看到,哈三中选修课两成由学生主讲。学校提供菜单式课程,学生可走班上课。把选修课纳入教学体系真的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地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来研究,这真的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教师一定要借这个契机把选修课的探究自主权还给学生,用一双发现的眼睛来寻找每一个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的特长和闪光点。在这样的启发下,从高二下学期选修课开始,我就逐渐放手,让学生挑选他们感兴趣的课来担当主讲,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日益培养起来。2011年4月25日,我在学校做了一堂组内研讨课,课题是《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课后,听课的老师普遍用两个字来形容“精彩”。说它精彩,并不是我的讲解有多好,而是参与其中的学生使这一课焕发了光彩。整个一节课我的讲解点拨不超过十分钟,我真的做到了退到2幕后成为导演,主角是学生。这一节课我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喜好,安排了两个同学分别负责战争的原因和经过部分的研究。高鹏同学对海湾战争原因的分析细致入微,夏搏扬同学对海湾战争经过的讲述更像一个军事专家般有说服性,讲述又极富幽默感,使在场的同学老师都受益匪浅。尤其是夏搏扬同学,我们都觉得他更像研究过教育学心理学,知道什么时候该怎样讲解,说什么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他站在那里讲军事,满满的都是自信,浑身散发着大师的风范。有一段他是这样讲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说:“尽管萨达姆一再打气、鼓动、甚至亲临前线视察,但仍无济于事,伊军只有招架之力而无还手之功了。伊军成百上千人集结在一起投降。在战斗中,许多伊拉克士兵一见到多国部队就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