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语文必修二《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件1VIP免费

高一语文必修二《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件1_第1页
1/28
高一语文必修二《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件1_第2页
2/28
高一语文必修二《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件1_第3页
3/28
姓氏文化收集504个姓单姓444个复姓66个•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在中国十三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姓”的来源“姓”的原始含义?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共有的名称最早的古姓,几乎都有一个“女”字偏旁,如“姬”、“姜”、“姚”等。“姓”的来源1.自己出生和成长地的名称“黄帝长于姬水,以姬为姓。炎帝长于姜水,以姜为姓。”《国语·晋语》“姓”的来源2.群体崇拜的图腾的名称《百家姓》中的熊、牛、梅、李、花、石等姓都与上古氏族图腾有直接的关联古代姓氏图腾姓氏的发展姓和氏的区别“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姓和氏的同一姓氏的发展1.国名为姓氏周文王的儿子管叔封于管国,周武王的儿子唐叔封于晋国,于是前者成了管氏的始祖,后者成了晋氏的始祖。鲁、卫、蔡、韩、齐等姓氏的发展2.以采邑为姓氏崔、卢、范等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相似,诸侯又赐给从属自己的卿、大夫可以世袭的田邑,这些卿、大夫便以田邑之名为姓氏姓氏的发展3.以地为姓氏城、池、关、东郭等有的氏族迁徙到新的居住地后,便以所居之地为姓氏。郑大夫子产居住在东里,其子孙于是以“东里”为姓氏姓氏的发展4.以祖父的字或名为姓氏金、孔、董、袁、展等周代的制度规定,诸侯国君的玄孙不得再称公孙,而应以其祖父的字为姓氏姓氏的发展5.以排行次第为姓氏伯、仲、叔、季商代孤竹国的国君姓墨胎,名元。他排行老大,死后得谥号为夷,所以又被称为伯夷。伯夷曾与弟弟叔齐一道劝阻武王伐纣,武王灭商得了天下,兄弟俩耻于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躲起来,最后饿死在那里。伯夷死后,他的后代便以其排行伯作为自己的姓氏。姓氏的发展6.以官爵、册封为姓氏史、军、司徒、司马、公、侯等受到封爵或册封是很值得荣耀的,所以后人便把官爵或者册封的称呼拿来作姓氏姓氏的发展7.以技艺为姓氏算卦的姓卜杀猪宰羊的姓屠唱戏的姓优(古时称唱戏的艺人为倡优、优伶)有些从事某一专门技艺的家族,干脆就以自己的职业为姓氏姓氏的发展8.以德行为姓氏晋国赵衰跟随公子重耳颠沛流离十九年,最后辅佐他回国登基。赵衰不仅对公子重耳,而且对一般人也是像冬天里的的太阳一样温暖,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冬日”为姓氏。汉代的淮南王英布,年轻时犯罪,被处以脸上刺字的刑法,这在当时叫做黥刑。他的后代不仅不忌讳这一点,反而以“黥”为姓氏。节日文化牛刀小试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从下面3个节日中任选两个仿照“重阳节”的内容,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示例清明节:哀思悼亡,清明时节雨纷纷。杏花村里酒飘香,清明时节人断肠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一缕英魂万年传.龙舟竞发千帆舞,汨罗江畔吊屈平。中秋节:把酒赏月,千里共婵娟。月儿圆,桂花香,时时刻刻思故乡。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除夕晚餐最为丰盛,举家欢聚,尽情吃喝。晚上,人人将脚洗干净(寓可有好运气),年长者给年幼者“压岁钱”,年轻人守岁到深夜,零点钟声敲过,竞相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大年初一,赶早贴春联(或头天贴好),放鞭炮,穿新衣。早点吃蒸糕,中饭吃汤圆(俗称圆宵)或饺子,饭后皆出门玩耍。不少村寨耍龙耍狮子、唱花灯。传统节日之二:清明清明节为农历四月五日。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祭祖扫墓。踏青是陪衬清明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支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传统节日之三:端午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语文必修二《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件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