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第五章周练光合作用2015.12.2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22.0分)1.下图表示植物在不同的光照下生长的状况,其中哪一组的植物长得最差:()A.B.C.D.2.将竖直放置的水绵和某种好氧细菌的混合溶液放在暗处,白光透过三棱镜照在混合液处,一段时间后,好氧细菌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A.随机、均匀分布在混合液中B.集中分布在上下两端C.集中分布在中央位置D.集中分布在溶液的下层3.蓝藻细胞内含有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物质是A.褐蓝素和叶绿素B.藻蓝素和叶绿素C.藻蓝素和叶绿体D.胡萝卜素和叶绿素4..在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呈现出四种色素带自下而上的名称依次是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B.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C.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D.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b、叶绿素a5.“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得到的色素颜色较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加入的无水乙醇太多②滤液线未画成直线③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④研磨时没有加入CaCO3⑤研磨时没有加入SiO2⑥取的叶片的叶脉过多,叶肉细胞过少A.①④⑤⑥B.②④⑤C.①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6.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nm~500nm波长的光B.用450nm波长的光比600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增加D.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420nm~47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7.如图A是测定植物光合速率的装置,图B是经过测定后描绘出的一天之内玻璃钟罩内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高中生物试卷第1页,共8页A.影响玻璃钟罩内氧气释放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B.在8时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基本相当C.在大约13时刻度管中液滴向右移动达到最大刻度D.该装置测定的是净光合速率8.如图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关系。下列有关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b代表光下植物干物质积累量B.m的大小与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有关C.n点之后植物吸收CO2的量不再增加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D.若植物长期处于光照强度为的自然环境中,植物仍能正常生长9.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10.下图表示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据此提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11.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表示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情况是:A.a点将上移,b点将右移,c点将右移.d点上移B.a点将下移.b点将右移,c点将左移,d点下移C.a点将上移,b点将左移,c点将右移,d点上移D.a点将下移,b点将左移,c点将左移,d点下移12.在夏季中午光照最强的情况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略有下降。这时,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的含量变化依次是()A.升、降、升B.降、升、降C.降、升、升D.升、降、降13.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高中生物试卷第2页,共8页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14..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代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合色素和酶是决定光合作用强度的两个重要内因B.外界因素都是通过影响暗反应来影响光合作用的C.光合作用进行中突然停止CO2的供给,C5含量上升D.当光合作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