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微课,不一样的翻转丹阳市新区幼儿园张波摘要:微课就是通过操作把复杂的问题过程化,易于理解。符合幼儿的认知心理规律,能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学习,同时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开拓教师的视野。无论是对于幼儿还是教师,微课无疑是一次思想改革,完成了一系列的翻转,微课在幼儿园中的广泛运用有待于教师更多的扶持和积累。关键词:微课自主学习翻转幼儿园一、概念提出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微课程主要特点体现在:1.简洁精炼:学习者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的保持时间是不同的,时间越久,注意力越难保持,学习效果也就越差。微课程开创的5分钟学习模式,可以使人们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2.内容精彩:微课程拥有生动形象的视频画面,选取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更利于学习者接收和记忆。3.时间灵活:微课通常是教师在活动前已共享给家长,让幼儿自主进行学习。4.易于实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出现,可以使我们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可能性。二、微课的制作流程1.选题微课是针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或某一环节设计的,因此在选材和确定微课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深层次地思考教学目标和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寻找突破口,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课堂无幼儿,心中有孩子,这本身是一个“备教材、备孩子”的教学准备过程,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理解。2.设计脚本在选题的基础上设计知识点,形成有价值的过程,做成脚本。3.微课制作微课程基于PPT技术,但是与目前的PPT不一样,还需要使用录屏软件将各部分进行合成。4.后期制作微课制作要领是七分教学设计,三分技术制作,所以后期制作也是很重要的。三、幼儿园微课的用途1.教学活动中的微课例如:科学活动《神奇的水中花》,通过制作纸花、放入水中、水进入纸的纤维里,纸开始膨胀,将花慢慢地打开,到启发幼儿观察不同质地的纸花在水中的不同状态等环节,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智能性的启发和引导,使孩子在观看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充满了好奇,引发幼儿深层地探究和思考“神奇”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精神。2.游戏活动中的微课例如:我们幼儿园正在进行的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地方特色文化主题游戏活动资源共享的实践研究》。其中需要各年级组、各班进行游戏资源共享,为了让幼儿了解其他班级的游戏玩法、规则和流程,我们每个班都制作了一个游戏微课,通过学习微课了解各游戏玩法,节约了老师的时间,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共享。3.家长会交流对于家长会,微课也可发挥它的作用。大多数家长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原来的家长会只是教师讲述的形式,现在加入微课形式,教师可用图文并茂和视频形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有利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4.学校教研活动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也将自己的案例做成微课和大家共享、交流,这样的形式更吸引教师,可激发大家讨论的兴趣,形成头脑风暴。5.亲子交流例如:针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给家长分享微课《叠衣服》让家长在家就可以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习、掌握叠衣服的要领,同时也增进了家长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又如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版画》,通过画、刻、上色、印等四个环节条理清晰、讲解精炼、环节流畅、非常直观地展示了版画制作的过程,每个环节都有重点语言和操作提示。孩子、家长以及一些没接触过版画的幼儿教师通过本课都能了解版画艺术,爱上版画创作。6.分享交流微课在幼儿园中的价值不仅在于本班孩子的需要和教师个人的发展,它可以通过资源建设来实现交流和共享,当“微课库”里存放大量的微课以后,教师可以象课程用书一样取之即用,用之改进,不断完善,将可避免很多的重复劳动,让更多的幼儿和教师受益,这就要求建设一个良好的微课资源库。有关教育部门应该通过培训、比赛、展示、奖励等方式,鼓励广大幼儿教师制作各种教学内容的微课,并通过建立微课平台、集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