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路上关于强乡扩权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我国要加强乡镇的发展。这里给大家带来了,大家可以进来看看。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节点。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实施后,乡镇行政管理职能弱化问题凸显,制约了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符合基层政权定位、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市先后在13个乡镇进行了强乡扩权改革试点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些改革成效。为进一步明确改革方向、改革思路、改革任务,**市委组织部课题组通过总结完善XX县区、XX县区等地改革措施,赴XX市学习借鉴经验做法,召开由法制、财政、人社、编制等单位参与的集中讨论、综合分析,召开乡镇党委书记专题座谈研讨,对县乡干部个别访谈,及实地调研走访,进一步理清了思路,现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一、强乡扩权改革试点内在动因开展强乡扩权改革试点是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及省委组织部强乡扩权试点工作部署,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1、强乡扩权改革有利于疏通乡镇管理症结。乡镇一级直接面对基层群众,职能作用发挥直接影响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目标。目前,乡镇缺乏必要的执法权,乡镇管理体制条块分割,造成行政管理和服务功能弱化。乡镇社会事务管理大多处于有责无权的尴尬境地,面对文件部署、签状定标,责任不断扩大,却缺乏相应管理权限,实践中存在管得了看不见,看得见管不了的怪现象。管理上出了问题,乡镇是责任主体,遇到违规的事情,乡镇却无执法权、处置权。第1页共8页比如,乡村违建行为须县直3个单位到乡镇处理,乡镇只承担责任,却无权裁量。**市71个乡镇有62个设立了一站式行政服务大厅,一些民生服务项目逐渐入驻,要农民办事不出乡镇,很多硬件跟不上或不达标,导致一些服务无法在乡镇实现。比如,农村妇女无息贷款可在乡镇服务大厅填表申报,却需到县行政大厅领表、村级开证明、再拿到县级审核,令群众望而却步、利民目的得不到充分体现。通过强乡扩权改革,能够打破权力合理赋予的瓶颈,切实解决好群众办事难、乡镇管理治理能力弱化、行政执行力不强等问题,有助于破解乡镇责权不一致难题,促进乡镇职能转变和工作效率提升,使其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助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2、强乡扩权改革有利于化解管理体制矛盾。乡镇一级历经多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未能成为一级完备的政府,乡镇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管理与行政设置不匹配,人权、事权与庞杂的社会管理事务和公共服务需求严重不对等,陷入了小马拉大车的窘境。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畅,造成乡镇缺少必要的人事权,乡镇站、办、所人员多由县级部门下派或垂直管理。调研中发现,近80%的乡镇干部认为县、乡人权、事权不顺,工作运行无所适从。比如,XX县区鹤立镇人员编制49个,其中行政25个、事业24个,内设事业站所14个,水利、畜牧、国土、农机、林业等县直单位下派人员23人,实行垂直管理,乡镇对站所的管理往往是名义上的,甚至在岗位人员调整、交流上都无建议权,制约了乡镇政府作用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政府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强乡扩权改革,优化机构设置、理顺条块关系,切实增强乡镇政府行政自主权和主动权,有利于乡镇党委整合资源,统筹工作力量,全面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3、强乡扩权改革有利于增强乡镇服务能力。乡镇作为国家行政区划的底层末端,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政府职能职责所系。在2001年撤乡并镇和2004年税费改革后,乡镇的财政收入出现大逆转,服务财力无保障,缺少必要的财政权,导致第2页共8页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能力不强,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明显滞后。税费改革后分灶吃饭、乡财县管行政体制下,**市71个乡镇只有XX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