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3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3’*60)1.下列各种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列车在轨道上行驶B、月球绕地球公转C、树上的苹果由绿变红D、河水在河中流淌2、如果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3、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4(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4(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B、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C、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就越大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速度就大5、小张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如图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6、.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7、“掩耳盗铃”者是采取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小声音的?()A、在声源处B、在传播过程中C、在人耳处D、以上答案都不对9、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A.人耳有故障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C.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D.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10.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11、“B超”是利用声波来为病人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来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太小B、“B超”这种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B超”是次声波,它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的上限D、“B超”是超声波,它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的上限12.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声波不能传递能量D.男高音指的是响度大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B.所有的固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C.物质升华时会放出热量D.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14.小王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15.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凝固,后蒸发C.先液化,后汽化D.先凝固,后升华16.刚从沸水中捞出来的鸡蛋拿在手中并不是太烫,待蛋壳表面的水分干了之后就很烫手了,这是因为()A蛋的内部温度高,有热逐渐向外散发B蛋壳不善于传热,要过一段时间手才会感到发烫C蛋壳在未干时,热水蒸发要吸热,从而使蛋壳在刚捞出来时温度低D以上说法都不对1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18.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19、海波的熔点是48℃,则温度是48℃的海波,将()A、正在熔化B、正在凝固C、不熔化也不凝固D、都可能20、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它的头部除了一层特殊物质: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该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原因是()A、材料坚硬不怕热B、材料不传热C、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D、材料受热熔化并汽化吸收了大量的热二、填空题(1’*10)1.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声的传播需要__,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m/s。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谁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以地面为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