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河北省从2014年开始,将3月23日作为县以上领导班子集体“警醒日”,并举行“中国梦,赶考行”等系列活动。当年“毛泽东进京赶考”要完成的第一个考题是A.粉碎国民党的进攻B.建立新的国家政权C.争取西藏的和平解放D.摧毁封建1土地制度2.苏联援建的中国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厂——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最大的轴承厂——洛阳轴承厂、最大的矿山机器制造厂——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最大的铜加工厂——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等落户洛阳市涧西区。这一现象出现在A.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1956年初,被称为“火柴大王”的刘鸿生把全部企业都实行了公私合营。下列针对上述现象的背景叙述正确的是A.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B.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我国开始进行“大跃进”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4.小明同学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时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事记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计划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全国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成员约200万人1956年1月北京的手工业全部实现了合作化1956年2月143个大中城市和691个县基本实现手工业合作化,入社新成员达300万人1956年6月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已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0%1956年12月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A.公私合营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B.体现出建设与改造并举的特点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D.一定程度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倾向5.右面两图分别为1958年关于公共食堂的一幅老照片和一张宣传画,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国民经济基本恢复B.群众生产热情高涨C.经济政策脱离实际D.正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时期的目标。追寻“五年计划”的足迹,下面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①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③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三次伟大革命,其中第三次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第三次革命”指的是A.辛亥革命B.新民主主义革命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改革开放8.民谣产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时代的产物。“豆子放了炮,玉米上了吊,棉花戴了孝,谷子睡了觉。一铺一盖,一碗一筷。留下其他,都是祸害。集体地里磨洋工,自留地里打冲锋。上地一条龙,干活一窝蜂,秋收一场空”。这一民谣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前期9.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材料中“政府号召组织起来”的措施是A.实行土地改革B.成立人民公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D.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0.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长江三角洲属于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D.内地11.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着什么战争的考验?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北伐战争12.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路线方针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④会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在实践中得到坚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14.2015年10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