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设喻说理和类比VIP免费

设喻说理和类比_第1页
1/1
设喻说理和类比,一对形影不离的兄弟小时候听《杨家将》,里面有孟良和焦赞,两个人形影不离,人称“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设喻说理和类比就像他们俩,堪称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公输》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两篇文章,我们不得不面对这面目模糊的两个概念。但是,设喻说理和类比到底是怎么回事,二者有没有区别,却是糊涂庙糊涂神,没人能给出个明确的答案。有的人说二者有区别,但又说不明白区别在哪儿;有的人认为二者名称不同,但实质上是相同的,没有区别。莫衷一是。要想弄清这个纠缠人们很久的问题,我想,还是要先从定义入手。设喻,也叫设譬,是一种说明事物或问题的方法,是从已知事物出发,说明对新的事物的认识,或阐明深刻而精微的道理。通常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例如:“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借自己与徐公比美的故事,来说明居高位者易受蒙蔽的道理,这是设喻说理。接着,邹忌将自己与徐公比美的事,同齐王听取意见的事做比较,这家事与国事之间有相通之处,从而推理出齐王易受蒙蔽的结论。这是类比推理。再以《公输》为例。墨子用了两次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第一次,他请求公输般为他杀仇人,公输盘说“吾义固不杀人。”这是设喻,说明无故杀人是不义的道理;接着墨子说“宋无罪而杀之,不可谓义。”这是类比推理,得出伐宋不义,不可伐宋的结论。第二次,他先给楚王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放弃自己的好衣食车子,去偷别人的破衣糟食破车子,他问楚王这个人怎么样,楚王说“必为有窃疾矣。”这是设喻,说明弃己优偷人破是有病的道理;接着,墨子将这个人的行为与富有的楚国攻伐贫瘠的宋国的事做类比,得出伐宋是错误的结论。由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设喻说理和类比,有根本的区别。但是,二者又不可分割。它们的关系应该是:先以设喻讲明道理,再以类比得出结论。再比如,庄子的《涸辙之鲋》,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等等,很多先秦诸子的文章中都运用了汪洋恣肆的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取得的效果,有目共睹,有千年的历史作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设喻说理和类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