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文:心动行动互动VIP免费

论文:心动行动互动_第1页
1/4
论文:心动行动互动_第2页
2/4
论文:心动行动互动_第3页
3/4
心动行动互动——浅谈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扬中市丰裕中心幼儿园张燕科学一般地被定义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分科的知识体系(《现代汉语词典》)。随着的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仅仅把科学定义为知识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科学活动结果和科学活动的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幼儿的科学活动就是幼儿对周围世界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是一种探索活动。《纲要》中,幼儿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们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一、心动——教师成为幼儿科学活动的观察者幼儿是科学探索活动的主角,教师应以观察者、倾听者的身份出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对探索活动有心动的欲望。实例一:“运水”活动首先选择好玩水的场地,准备各种玩水的容器和玩具:大塑料盆、小碗、小勺、小水壶、积木、玻璃球、小箩筐、塑料袋、洒水枪等,然后让幼儿自选这些物品,自由操作。由于材料充足,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过来,玩起来随心所欲,有利于他们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例二:“神奇的袋子”活动教师提供了自制的布袋,里边放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气味较强、触感较明显的物品,如:苹果、铃鼓。扣子、玩具车、纸等。引导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感官去探索、猜测神奇的袋子内的物品,讨论使用不同感官猜测物品的感受,体验活动的乐趣。实例三:“认识蚂蚁”活动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知道是谁吗?”采取“请客”的游戏形式,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师:“老师为每个人准备了一只透明盒子,去草地请一只小蚂蚁进教室。”于是,孩子们随老师高高兴兴地去草地捉蚂蚁,那开心劲别提有多高兴了。接着,孩子们通过透明盒子上的放大镜仔细观察并讲述蚂蚁的特征。最后在学学“团结的小蚂蚁”中,三人一组(蚂蚁身体的头、胸、腹三个部分)齐心合力模仿蚂蚁运粮食,个个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尝试欲望。二、行动——多方成为幼儿科学活动的支持者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获得经验的途径是多样的,多种丰富的活动机会和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积极行动起来。实例一:活动《各种各样的纸》活动前有的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文化用品商店参观,认识、并购买纸;有的家长积极引导自己的孩于在家或外出寻找各种纸……科学探索角成了“纸”的展览会,大家面对各种各样的纸探索的兴趣和愿望油然而生。其中的宣纸印染引起了孩子们的强烈兴趣,教师向幼儿提供宣纸。颜料和棉棒生成了新的美工活动《花手帕》,包括生宣和熟宣不同的特性,引发幼儿探索发现宣纸的奥秘和感受图形的对称美。实例二:关于“汽车”的讨论琪琪:“你们看这个像方向盘的图案,我知道它是‘奔驰’车的标志。”小宝:“这有什么稀奇,我知道很多脾子,‘本田’‘大众’‘海马’‘奥迪’……”莹莹:“我也想认识这些汽车,可是我们没有车,也没有标志。怎么办?”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会产生新的主题内容,今天讨论的“汽车标志”就是大家很感兴趣的话题,我自己也仅仅是认识一些常见的汽车标志。于是我鼓励孩子自己进行收集:自己家汽车照片、网上汽车图片等等,共同创设学习环境。实例三:采访司机媛媛:“您好,我非常想知道这辆汽车是靠什么发动的?”司机边边打开发动机的盖子,边介绍:“这就是汽车的发动机,它就像人的心脏,汽车就是靠它来发动的,不过发动机发动还需要汽油作为燃料,你们看这是油箱。”(手指油箱)天天:“油箱这么大吗?”司机:“油箱就像人的胃,里面装的全部是汽油,它通过各种管道把油输送给发动机,好!让我试一下给你看。”(汽车发动了,幼儿拍手鼓掌。)这次采访对象“司机”是大班耀耀小朋友的妈妈,调查也是耀耀自己主动提出的,妈妈感到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此非常配合,老师也进行了摄像以便让所有孩子都能更清晰的观察。师生通过自己的感官了解了汽车发动的整个过程,也获得了感性的直接经验。三、互动——两者互为幼儿科学活动的促进者探索活动中师幼之间的经验是互动的,教师为幼儿助跑的同时,也让教师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实例一:《迎春花》活动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文:心动行动互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