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教学设计袁会利回郭镇柏漫小学《几分之一》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主题:分数的初步认识课时:共4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袁会利/回郭镇柏漫小学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读、写分数。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八单元第1部分几分之一的第一课时,重点学习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是为后续学习小数和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的基础。3.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平均分并不陌生,在二年级学习除法时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在生活中有时候也对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你一份、我一份、他一份平均分一个物体;也有的同学在不同的渠道(包括看数学书)听说过甚至知道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一些分数,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宝贵的基础资源。但他们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2、会读、写几分之一。3、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学习重点: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学习难点:理解分数的具体含义,体会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评价任务:1、会准确的说出二分之一的含义2、能说出生活中的二分之一3、会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折出几分之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2、情境导入: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上圆圆的月饼。这个节日是什么?生:中秋节。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分月饼的知识。(1)、把4块月饼分给小强和小刚,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块。(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块。(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块。一个月饼如何分?(一人一半),一半用什么数字表示呢?3、出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回顾以前所学的平均分的知识,再有分一个月饼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环节2自主探究认识几分之一1、他们是怎样得到月饼的一半的?2、一半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3、怎样读这个数?4、怎样写这个数?5、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如:半个苹果、半块蛋糕、半个西瓜1.会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2.在班级中展示交流的成果,会准确地说出思考的过程并板书结等)果环节3动手折一折,进一步认识分数师强调:分的每份大小都一样即为平均分。学生活动:你能折出一张纸的二分之一吗?拿出一张纸,动手折一折,(折的时候要平均分,取其中一份画斜线。)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展示。拿不同的形状展示,有圆、长方形、正方形等。)提问: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不管什么样的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你能折出一个图形的四分之一吗?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共同总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补充:我占我家人数的1/4,我家几口人?1、自己动手折一折,在折的过程中知道平均分2、会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3、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环节4归纳运用巩固提高归纳:1、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平均分”。2、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3、运用。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做有关的习题板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1……分子——……分数线2……分母读作: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