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回顾一、什么叫亲近社会?二、为什么要亲近社会?三、怎样亲近社会?亲近社会更重要的是投身社会实践,自觉服务社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以天下为己任”——毛泽东名言赏析讨论: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命运、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关心社会发展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1.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1)为什么要自觉服务社会?(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要为社会做奉献?)①P12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命运、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②P14作为社会一员,每个人都曾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过帮助,我们自己也应该以合适的方式积极回报他人和社会。③服务社会有利于我们增长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探究●感悟活动一:从事某种职业,应该承担相应的职责: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承担的职责:______作为一个军人,应该承担的职责:______作为一个清洁工,应该承担的职责:____作为国家的公民,应该承担的职责: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忠于职守承担职责自觉服务社会,最基本的要求结论:相关链接: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依法纳税和服兵役等。探究●感悟活动二:大桥乡青年王某,年满18岁,符合义务服兵役条件。可王某的父亲早已病逝,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因病卧床,全家除尚未出嫁的姐姐外,只有王某这个强劳力,王某面临着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按照公民责任,应该服兵役;考虑到家庭成员的责任,应该服侍母亲、照顾家庭。想一想:王某该怎么办?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又该怎么办?承担的责任,有主有次,有轻有重。对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不能将个人、家庭责任置于国家、社会之上。对国家、政府来说,应以人为本,关心人民群众生活,一切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情境在线材料一:一位老人开始自费做艾滋病的预防救治工作。她先后走访了100多个村庄,见过1000多名艾滋病患者,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用在艾滋病预防和治疗上。材料二: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举办奥运会、四川抗震救灾等活动中,无数青年志愿者不计任何报酬地服务社会。想一想:上述材料描述人物的事迹共同体现了怎样的主题?关心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标志•含义: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语“青年”(YOUTH)的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标志寓意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面向世界、奔向未来,表现青年志愿者“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宗旨:提供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志愿者精神: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志愿者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已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青年志愿者能提供的服务项目一、社区发展计划◇结对帮扶行动(服务对象:老人、儿童、残疾人、心理病人、戒毒人员、其他)◇社区义务家教◇社区便民服务◇社区其他服务二、文明城市行动◇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园林绿化◇义务献血◇捐献骨髓◇其他活动三、大型赛会服务◇礼仪◇会务◇翻译(语种)四、个人能提供的其他志愿服务不仅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乐于奉献自觉服务社会的进一步要求结论:亲近社会、服务社会2怎样自觉服务社会?(怎样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①要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②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③要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爱心,逐步树立起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