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数学双休日作业(十六)新人教版一、填空题1.计算12-3的结果为;方程X(X-1)=X的解为。2.若∠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则tanA=。3.抛物线y=x2-1的顶点坐标为,将它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关系式为。4.已知P为第一象限内一点,OP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为a,且tana=43,OP=5,则点P的坐标为;若将OP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º角到OQ位置,则点Q的坐标为。5.从-1,1,2三个数中任取一个,作为二次函数y=ax2+3的a的值,则所得抛物线开口向上的概率为。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F交DC于E,交BC的延长线于F,若=,AD=4厘米,则CF=厘米.。7.如图,△ABC的顶点都是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则sin∠ABC等于。8.已知抛物线y=ax2+x+c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则a+c=。9.形状与抛物线y=2x2-3x+1的图象形状相同,但开口方向不同,顶点坐标是(0,-5)的抛物线的关系式为。10.已知∠AOB=30º,C是射线0B上的一点,且OC=4.若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射线OA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11.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2,则扇形的弧长是,扇形的面积是。12.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2,7),B(6,7),C(4,-8),则该抛物线上纵坐标为-8的另一点的坐标为。ʳFʳEʳDʳCʳBʳA第6题二、选择题13.如图,已知PA是⊙O的切线,A为切点,PC与⊙O相交于B.C两点,PB=2㎝,BC=8㎝,则PA的长等于()A.4㎝B.16㎝C.20㎝D.2㎝14.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AB的高度,在平地上C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30°,沿CB方向前进12m到达D处,在D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45°,则建筑物AB的高度等于()A.6(+1)mB.6(—1)mC.12(+1)mD.12(-1)m15.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0,腰长为2cm,则它的底边长为()A、3cmB、334cmC、2cmD、32cm16.把抛物线y=12x2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A、y=12(x+3)2+2B、y=12(x-3)2+2C、y=12(x-2)2+3D、y=12(x+3)2-217.二次函数y=ax2+bx+c与一次函数y=ax+c,它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为()18.小明、小亮、小梅、小花四人共同探究代数式x2-4x+5的值的情况.他们作了如下分工:小明负责找值为1时X的值,小亮负责找值为0时X的值,小梅负责找最小值,小xOyxOyxOyxOyADCBABCP·OABDCO花负责找最大值.几分钟后,各自通报探究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小明认为只有当X=2时,x2-4x+5的值为1B、小亮认为找不到实数X,使x2-4x+5的值为OC、小梅发现x2-4x+5的值随X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认为没有最小值D、小花发现当X取大于2的实数时,x2-4x+5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因此认为没有最大值19.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下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①abc<0;②b-a>c;③4a+2b-c>0;④2a-b>0;⑤a+b>m(am+b),(m>1的实数),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2个B、3个C、4个D、5个三、解答题:20.计算化简(1)6328-+2sin45°(2)已知a为锐角,且sina是一元二次方程的3x2-5x+2=0一个根,求sina的值.21.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直线CD与⊙O相切于点C,AC平分∠DAB.(1)求证:AD⊥DC;(2)若AD=2,AC=,求AB的长.22.推理运算如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x轴负半轴,点B在x轴正半轴,与y轴交于点C,且tanACO=12,CO=BO,AB=3,(1)求A、B、C三点的坐标;(2)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3)根据图像回答:x取什么值时,y>0.23.实际运用气象台发布的卫星云图显示,代号为W的台风在某海岛(设为点O)的南偏东45°的方向的B点生成,测得OB=1006㎞.台风中心从点B以40㎞/h的速度向正北方向移动,经5h后到达海面上的点C处。因受气旋影响,台风中心从点C以30㎞/h的速度向北偏西60°方向继续移动,以O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1)求点B和点C的坐标(结果保留根号)(2)已知距台风中心20㎞的范围内均会受到台风的侵袭。如果某城市(设为点A)位于点O的正北方向且处于台风中心的移动的路线上,那么台风从生成到最初侵袭该城要经过多长时间?24.实际运用某校八年级学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