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便民中心建设自查报告与便民服务中心督查工作报告汇编便民中心建设自查报告一、加大投入,完善了便民服务中心软硬件建设在硬件建设方面。在乡政府综合办公楼的一楼设置了乡便民服务中心(已挂牌)。投入资金,对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了必要的整治和修缮。制作了醒目的“乡便民服务中心”挂牌;各办公窗口制作并悬挂了详尽的办事流程指示图,办公室内配置了专用电脑等硬件设备;并在各办公室制作了A、B岗工作人员桌牌,且制作了办公人员工作管理规则。建立了“五项”制度,即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度。二、优化服务环境,提高行政效能便民服务中心是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新形势下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载体。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无空岗、溜岗和串岗现象,做到了文明用语,热情主动,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从未出现与办事群众争吵的现象,受了一致好评。进一步转变了机关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政府行政效能建设。三、存在的困难1、硬件设施亟待提升。目前,我乡便民中心只配置了三台电脑,有几个窗口至今无电脑办公,亟待改进。2、软件资料完善不齐全,一些窗口单位不熟悉业务操作流程,一些单位不主动把所办理的事项录入电脑。3、个别单位作风不实,个别单位自认为没有业务办理,对中心安排的工作不理会,个别单位上下班还存在迟到早退现象,个别单位对第1页共4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业务工作还存在不公开、不阳光操作。4、中心人员配置不齐全,目前我乡规划部门一直未配备工作人员,窗口无人上班。第2页共4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便民服务中心督查工作报告一、基本情况镇积极响应县委关于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的要求,设立镇级便民服务中心一个,下辖20个村和2个居委会,已经建立村级便民服务站20个,涉及新农保、新农合、民政、土管规划、计划生育、农林业、信访维稳、综治、党建、广播电视等民生事项,各窗口设置岗位牌,功能完善,人员配置齐全,办事项目、办事流程和制度上墙完善,圩日上班、值班正常。镇便民服务中心常驻窗口人员6人,新农合、新农保设置AB岗制,民政专职一人驻守,逢圩日所有窗口均有人办公,双休日、节假日办理事项至少3项,包括新农保、新农合、民政等五类。计划生育窗口单独设置在计生办一楼服务窗口,并每天安排人员上班。窗口人员均实行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发放了岗位津贴。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分类管理混乱。我镇便民服务中心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各服务窗口都有完善的设置,但在分类上稍显混乱,未能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的行政服务、农业服务、社会服务和综合服务的四大类合理分类管理。二是人员去向牌缺失。我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完善的服务窗口,并配齐了岗位人员,设置了岗位牌,但是人员去向牌尚未设立。三是窗口管理不到位。由于我镇工作人员较少及一人多岗情况较多,目前常驻窗口设置3个,即新农合、新农保、民政窗口,土管规划、农林业、信访维稳、综治、党建、广播电视其他窗口只有逢圩日才在窗口办公,平常基本在下乡,但是在院内均公示了岗位干部的名单、头像及联系方式。由于计生服务窗口岗位特别、很多资料、环孕检查均在计生办,且便民服务中心场地狭小,因此考虑到特别情况,计生服务窗口设立在村(圩上)一楼,更加方便群众办事。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是科学合理分类管理。根据县委有关部门的要求,实行行政服务、农业服务、社会服务、综合服务的四大类对我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确保一类事项的一条龙服务。二是增设人员去向牌。每个岗位的人员设置人员去向牌,明确各岗位人员在岗、下乡、开会等去向,并公布各岗位办事人员的电话号码,便于群众及时取得联系,方便群众办事。三是继续推动便民服务中心专项整顿工作。我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便民服务中心专项整顿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法律规范窗口办公秩序,加强人员管理,进一步完善我镇便民服务中心的职能,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