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学生培养倾听能力的指导策略文昌小学陈咏琴(一)倾听礼仪的指导倾听别人讲话就是尊重别人,有礼貌的表现,别人在说话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聆听。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诚恳谦逊、接受不同看法的人格品质。通过强化仪态规范,提升文明修养。在接受他人语言信息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效记忆、分析判断的思维品质。1.注目听。注目听可以提高听的效能。听也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交际活动,应该和说话者有目光的交流,能让听者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内容,尤其是体会说话的情感。在全班学生交流发言时,要求其他的学生向发言者投去关注的目光,并用友善或欣赏的态度来关注,以鼓励发言者的同学说得更好,也促使自己听得更专心。当发言的学生在前排时,让其适当地侧转身子,如果发言的学生在教室的后排,则让前面的学生适当地转过身体。2.不插话。不在别人发言中插话,以免打扰他人的发言,有意见等他说完之后再提。3.不做小动作。每个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起来认真听别人讲话,使每个孩子都能在交往中感受到别人认真的表情。如果有的学生在做小动作,老师应该悄悄地走过去提醒他,或者把手放在嘴边发出轻轻的嘘声或者再做一个stop的动作。(二)倾听习惯的养成1.教师。宽松、民主、尊重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才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交往愿望和学习情感生成,从而激发学生活跃的听说愿望。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倾听的榜样。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自己要学会倾听耐心地听完学生的回答,且不可粗暴地打断。要及时指导、评点,让学生感受老师对他的尊重,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其次,教师表扬、鼓励,增加学生倾听信心。老师应始终用目光注视学生,用赞许、点头、微笑等体态语,表示认真倾听。对课堂上有倾听表现的学生,老师也要及时表扬、赏识,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重视课堂倾听。第三,教师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追求教学语言轻松幽默、教学条理清晰明了,合理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等,并且尊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最后,在日常教育与教学中,老师要时时关注倾听。可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倾听技能。可讲述故事,培养学生倾听兴趣。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别人发言和独立思考,对别人的发言做出中肯的评价。倾听能力的形成正是经历:认知领悟、模仿——运用——拓展的过程。所以,老师要在平时要多确立一些倾听的主题训练,并巧妙、随机设置一些倾听的情境。2.班级。班级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培养倾听习惯。可在教室里张贴倾听的成语、名言等,如:洗耳恭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1)倾听文化——倾听公约。老师和同学一起制定倾听公约,并互相监督共同遵守。如:专心听,明主旨。用心听,辨是非。细心听,记要点。虚心听,作对照。耐心听,重细节。老师可编制倾听小儿歌:小耳朵、仔细听,大眼睛、注目听。手放平、身坐直。面向前、听师说。面对面、听友言。(2)倾听活动——主题游戏。小游戏,享受倾听的快乐:传悄悄话、听音辨物、猜猜看、猜猜我是谁等等。通过游戏环节帮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集中精力,训练他们在享受乐趣中使学生接受信息,倾听中理出说话者的逻辑;把学生置于说话者的位置,当小老师,从老师的角度理解和叙述,抓住需听的要点,并请学生切身感受老师对不听或不专心听的心理,是低年级学生学会倾听的最喜欢的方法(3)倾听评价——评比台。在评比栏设各种小评比。以老师评价为主,学生为辅,评出每节课或每次活动中表现优异或有进步的学生若干名。有倾听明星小组、倾听明星榜。还可巧设“记忆之星”、“神耳朵”等荣誉称号。学期结束,再根据取得的成绩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3.家长。家校协同指导,要发挥家长在家的作用。(1)教给家长在家训练的方法——注目听,要求孩子听话时要放下手里的活动。如不要边看电视边听,边游戏边听,听后要马上复述并行动等。(2)让家长互相树立倾听的形象——无论是谁,听别人说话都要听完、认真听,积极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3)亲子阅读、讲故事——每次阅读或故事后让孩子复述,多练习,长久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