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桃花心木教学内容《3.桃花心木》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这是什么植物?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剥落。羽状复叶,小叶4—6对,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侧不等。春夏开花,圆锥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质,五瓣裂。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2.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吗?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林清玄1953年生。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台湾高雄人,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他认为所有的艺术文化都应该和生活结合才有真正的意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师: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桃花心木)二、出示学习目标过渡:首先,我们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出示目标)齐读目标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三、我会读。过渡: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分钟后,我们看谁能把课文读通读顺。1、自读。2、检测生字,轮读课文。(如有读错音,及时强调、巩固。)四、我会说过渡:刚才已经把课文读通读顺,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1、自学。2、小组交流。(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五、我会写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练习生字,3分钟后检测。1、自学。2、检测。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桃花心木》。二、出示学习目标过渡:首先,我们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出示目标)齐读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三、会读会说。过渡: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说说种树人的那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又从种树人的话语中获得了哪些启发?用“-----”线画出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并反复研读,仔细体会。1、自学自悟。2、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四、我会写过渡: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1、自写。2、全班交流。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的课文叫——(生齐读课题《桃花心木》)通过一件寻常的生活小事,让所有感受到,在生活中、不确定的环境中要——(生齐读: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我们要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同学们,在滚滚的不确定中,我们会怎么样呢?我们应该怎么样呢?请你课后模仿作者的写法写三句话:在不确定中,我们……在不确定中,我们……在不确定中,我们……这样的人生哲理我们不但要念在嘴里,记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我们的行动,成为我们成长的力量。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