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一、学习目标:1、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改变内能的方法。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利用比热容进行简单的计算。3、了解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二、学习过程:【温故知新】1.温度计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仪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和,流星经过大气层时,燃烧发光是用的方法改变内能的;将手伸到热水中会觉到热,是用的方法改变手的内能。上述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在效果上是的,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是能量的转化,是能量的转移。3.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把内能转化为能的机器,它们的工作有、、、四个冲程;其中只有冲程才对外做功。4、四冲程柴油机和汽油机在结构和工作过程中都有所不同:在结构上汽油机顶部有,而在柴油机气缸顶部有;吸气冲程中的不同是:汽油机吸入气缸里的是______,柴油机吸入气缸里的是______。5.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0×107kg,水温升高2℃,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J。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c水)则砂石升高的温度2℃。6.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物理意义为;完全燃烧0.5kg的汽油能放出J的热量.汽油燃烧实际放出的热量比计算值要,因为。7.酒精的热值是3×107J/kg,若要获得9×107J的热量,至少需要燃烧kg的酒精。8.木炭的热值是3.4x107J/kg,完全然烧500g木炭,能放出J的热量。【知能应用】9.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10.物体甲的温度比物体乙的温度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内能比乙大B.甲物体中的分子无规则运动比乙物体激烈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大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总和比乙物体大11.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体积将变小,比较这块0℃的冰和熔化成0℃的水,它们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内能相等B.0℃的冰具有的内能较多2C.0℃的水具有较多的内能D.无法确定12.甲铁块的温度比乙铁块的温度高,这说明[]A.甲铁块含有的热量比乙多B.甲铁块中的分子热运动比乙剧烈C.甲铁块的比热容比乙大D.甲铁块的内能比乙大13.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了,其原因[]A.一定是物体放出了热量B.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一定是物体对外界做了功D.可能是物体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物体对外界做了功1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A.热量B.密度C.比热容D.内能15.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当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放出的热量之比为2:1,则甲.乙两物质的比热之比为[]A.1:4B.4:1C.2:1D.1:216.有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和初始温度都相同,甲的比热是乙的2倍,当它们从外界吸收相等的热量后,迅速将它们混合,则[]A.甲乙间不发生热传递B.甲将内能传给乙C.乙将内能传给甲D.无法判断17.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B所有的热机都是用汽油作燃料C汽车排出的尾气都是有毒气体D热机所产生的噪声,可以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完全消除18.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①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②③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④D.只有②③④19.下图为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当它正常工作时,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C、乙丁甲丙D、丙丁甲乙320.如上图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21.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可以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与此无关的是:[]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给房间取暖B.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循环液进行冷却C.早春晚上向田里放入水来防止冻坏秧苗D.在较大河流上修建水电站用来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