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选出,涂在答题卡上。多选、错选或不选的均得0分1.下列现象都涉及物态变化过程,其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2.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C.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D.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3.如图所示,超声波加湿器通过每秒170万次的高频振动,在水面上方形成大量1μm~5μm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弥漫到空中从而增加了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4.从所用资源的能量形式分析,下列各种发电方式与“水力发电”相同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核能发电D.地热发电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甲、乙是连接在电路中的两只电学仪表,闭合开关S后,灯L1、L2均正常发光,则A.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灯L1和L2串联B.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灯L1和L2并联C.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灯L1和L2串联D.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灯L1和L2并联6.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A.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利用手机进行通讯联系B.医院里,医生利用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婴儿的情况C.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D.“嫦娥二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而奔向月球7.如图所示是电扇中的一个自我保护装置:当电扇不慎被碰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球就会滚向一侧使电路断开,起到保护电扇的作用。由此判断,这个保护装置在电扇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A.开关B.导线C.电源D.用电器8.小亮在“探究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已选定了代号为“O”的导体,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他还要选用的导体代号是9.如图所示是“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要使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可以A.闭合开关,让导体ab向上运动B.断开开关,让导体ab向下运动C.闭合开关,让导体ab向右运动D.断开开关,让导体ab向左运动10.在一个由电源、开关、导线和两个小灯泡组成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时发现,两灯泡两端电压相等,观察两灯泡的亮度不同,则两灯泡的连接A.一定是串联B.一定是并联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D.无法判定11.下图所示是一些与用电安全相关的现象,其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导体代号OABCD导体长度l/m1.51.01.51.00.5导体横截面积S/mm21.23.21.21.21.2导体材料镍铬锰铜钨锰铜镍铬甲乙丙丁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在电路中的a、b两点间接入一个标有“6V3W”的小灯泡时,闭合开关S,它恰好正常发光;若在a、b两点间换接一个标有“6V4W”的小灯泡,它实际消耗的电功率将A.大于4WB.等于4WC.小于4WD.无法判断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选出,涂在答题卡上.全部选对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3.小华同学总结了部分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的大小,其中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A.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AB.较为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5℃C.教室用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D.对人身体安全的电压约为36V14.下列关于物理学家及其贡献的叙述正确的是A.欧姆通过实验与理论研究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B.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和磁的联系C.焦耳发现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5.如图所示为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关于这些演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的实验表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图乙的实验表明: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baRSC.图丙的实验表明:对空气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D.图丁的实验表明: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