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绵高速地震安评报告VIP免费

九绵高速地震安评报告_第1页
1/50
九绵高速地震安评报告_第2页
2/50
九绵高速地震安评报告_第3页
3/50
九绵高速地震安评报告许可证号震地安证甲字第003号绵阳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四川赛思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〇年七月《绵阳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评审意见四川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审专家对四川赛思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的《绵阳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进行了评审。在认真审阅报告的基础上,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并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质询,项目组进行了答辩。评审专家组经讨论,形成评审意见如下:1.项目组系统地收集了区域范围内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区域地震构造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2.项目组通过野外地震地质、地貌调查,以及室内年代测定等手段,对近场范围内的地质与构造及其新构造运动特征进行了评价。3.收集整理了研究区及其附近地区对工程场地具一定影响的历史地震资料,评价了历史地震对工程场地的影响烈度。4.项目组通过收集和调查地质灾害和水文地质等资料,对场地进行了地震地质灾害评价。5.在区域和近场地震构造环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在工程场地周围大于150km的区域划分出长江中游地震带、龙门山地震带,共115个不同震级上限的潜在震源区,统计、转换得到了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了地震活动性参数。对绵阳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太华山隧道、毛家山隧道、王家山隧道、木座1号隧道和黄土梁隧道工程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5%、2%和1%的地震烈度值和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水平加速度反应谱进行了计算;6.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评价了场地工程地震条件,最终给出了太华山隧道、毛家山隧道、王家山隧道、木座1号隧道和黄土梁隧道场地在上述不同风险水平下的基岩设计水平峰值加速度、加速度反应谱和时程。该报告技术思路正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资料丰富、翔实,论述充分,结论可信。专家组一致同意该报告通过评审。四川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主任: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三日《绵阳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评审专家名单姓名程万正黄兴建裴锡瑜易桂喜张耀国张永久龚宇单位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职务研究员研究员调研员、高工研究员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签名绵阳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项目委托单位: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项目承担单位:四川赛思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何玉林叶友清项目组成员:何玉林叶友清黎小刚何强周荣军雷建成钟国平蒲晓虹亢川川刘玉法李建亮王世元黄伟戈天勇梁明剑目录前言.............................................................................................................................-1-第一章总体技术思路.....................................................................................................-4-第二章区域地震活动性.................................................................................................-5-第一节区域地震目录的建立与资料概况..............................................................-5-第二节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地震区划分....................................-10-第三节地震活动的时间进程分析与未来地震趋势估计....................................-15-第四节地震震源机制解及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18-第五节历史地震及其对工程场地的影响............................................................-19-第六节区域地震活动环境评价............................................................................-40-第三章区域地震地质背景...........................................................................................-42-第一节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的滋生及其演化简史................................................-42-第二节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绵高速地震安评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