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中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发展摘要。基层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基层文化;基层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基层文化建设在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基层文化建设一般指的是基层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围绕文学艺术展开,包括各类社区文化、农村文化等,涉及多个方面和领域。一、基层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是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关键的一环。1、基层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效能的基本窗口,基层文化建设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并为他们提供服务,因此,基层文化建设是推动基层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之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可以同时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可见,在经济腾飞的今天,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可以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形成强大的精神推动力。2、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好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在和谐社会中,文化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元素,拥有先进文化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今天的文化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不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上,而是从以往单纯的精神层面上升到了既有精神层面又有物质层面的高度。鉴于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第1页共4页求越来越高、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的现实情况,开展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团结、稳定的方针,以多种文化形式加强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构建好和谐社会添砖加瓦。3、基层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可以有力增强普通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建设搞好了,文化层次就能够得到提升,进而成为影响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基层文化建设应以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真切的文化实惠为宗旨,以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职能,以先进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为目的。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就是要根据各自所辖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经济条件,运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方式,不断满足和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社会进步,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只有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都得到提高,才能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达到和谐社会的水平。二、在和谐社会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作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在当前的情况下,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可以从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展开工作。1、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做好基层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规划面对基层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我们应该加强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的关键,解决由于资金短缺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文化馆、站管理不到位,设施简陋不全面的问题,要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高度,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避免纸上谈兵,空谈不做第2页共4页的行为。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切实为群众着想,制定基层文化设施发展规划,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立较完善的基层文化设施发展体系,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