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2课时)【学习目标】课程标准:1.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伟大意义。2.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难点:国民革命的兴起与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学习过程】A.基础填空|自主学习教材,独立思考问题一中共成立时期:(1919——1923)新课标第一网1成立:www.xkb1.comA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2)思想基础:(3)组织基础:B、建立:(1)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浙江内容:A.大会通过党的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B.大会还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张国涛、李达组成中央局(2)二大:1922年7月上海内容:规定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意义: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2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922年3月—1923年2月。1.工人运动:①香港海员罢工。②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③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2.失败的教训: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的失败说明,中国革命的敌人强大而凶残,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广泛的,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二国民革命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1、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1)1922,6,中共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了建立主张。(2)1923,中共“三大”确立方针。2.开始标志1924,1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政策,标志着国共第次合作正式形成。3.高潮:北伐战争(1926年7月):作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支持的封建军阀,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4.失败:1927年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发动了“政变”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5、教训: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三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1、工农武装割据(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意义:这次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和创立的开始。(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内容:确立了的总方针。(3)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爆发。(4)井冈山道路:1927年10毛泽东创建了。这是中国革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意义: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是以包围,最后夺取的正确道路,这是一条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中国革命的策略发生了转变。2.红军长征(1934——1936)(1)原因:①根本原因:王明错误的领导和危害。②直接原因:红军第次反围剿的失败。(2)转折——遵义会议(1935年):内容:纠正了错误的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由的标志。(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4)胜利: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在甘肃回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以为中心,建立。3.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背景:民族危机严重,中共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促使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影响: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的建立和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四抗日战争(1937——1945)1.开始:1937年7月7日2.第二次合作标志:1937年9月标志正式建立。3.两个战场:国民党会战()共产党战役()4。解决抗日后问题会议:1945年七大5.结束及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中国,是重要组成部分2.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五解放战争(1945——1949)政治斗争:1.重庆谈判:1945年8——10月毛周与国民党签,确立了的方针。2.政协会议:1946,再一次确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