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探究在交流中提升----《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何岗小学郝俊红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中第一学时学习内容,主要就是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且能够区分它们,掌握它们的特征,初步感知“面上图形”。学情分析: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初步的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为进一步的学习这些图形奠定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探究学生能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过程与方法通过拼、摆、画等各种活动,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重难点: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形状和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学习准备:每组一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相关课件学习流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学生辨认。2、过渡:它们还给我们带来了几位朋友,想不想认识一下?那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设计理念: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的一开始,由“认识新朋友”这一活动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操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体验,感知平面图形。(1)显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形。(2)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它们和我们所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有什么不一样?(3)交流汇报。(4)小结:这些图形我们把它们称为平面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认识图形(通过学生观察体验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自然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知识更直观化、形象化、系统化。)2、动手操作,感知特征。(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展现给我们大家看一看。(2)学生动手操作。(3)交流展示。(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3、观察比较,深化认知。(1)拿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比较交流它们有什么特征?(2)以小组为单位看一看、折一折、摆一摆。(3)汇报交流:长方形:4条边4个角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4个角4边相等平行四边形:4条边4个角对边相等三角形:3条边3个角圆形:没有角不断开的(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每种图形的不同特征,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4、说一说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它们的面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图形?(通过学生“说一说”这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时时刻刻就我们的身边,增强学生的学好数学的学习意识,而且更能体现数学新课程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三、巩固认知,提升认识:1、连一连。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2、数一数,填一填。长方形()个正方形()个平行四边形()个三角形()个圆形()个(通过让学生“连一连”、“数一数”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知识得以巩固,思维能力得以拓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四、总结回顾,课后延伸: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用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图形拼一拼、画一画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下节课来展示给我们大家看,好不好!(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而且学生对此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在课后得以延伸,升华!)五、板书设计:认识图形(二)长方形:4条边4个角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4个角4边相等平行四边形:4条边4个角对边相等三角形:3条边3个角圆形:没有角不断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