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白居易•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前期: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主要是“兼济天下”。作品以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讽喻诗”为主,如《新乐府》《秦中吟》,三十五岁写《长恨歌》。•2.后期:815年因造谣中伤被贬(宰相武元衡),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另著有《白氏长庆集》•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最大的艺术成就——倡导新乐府运动•中唐诗歌流派•形式:即事名篇,采用乐府诗歌的形式而不沿用古乐府名称•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力求使诗歌起到干预社会、补救时政的作用•诗人:白居易、元稹等•诗风:多平易朴实,语言通俗直切吊白居易唐宣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写作缘起回眸()粉黛()骊宫()霓裳()临邛()鼙鼓()仙袂()衣钿()千乘()钗擘()马嵬()阑干()绰约()☆诗歌朗读:níchángdàipíbòlánlídiànwéichuòmóuqióngshèngmèi☆诗歌朗读:回眸()粉黛()骊宫()霓裳()临邛()鼙鼓()仙袂()衣钿()千乘()钗擘()马嵬()阑干()绰约()☆结构梳理:⑴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长恨歌应作何解释?☆结构梳理:⑴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长恨歌应作何解释?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长恨就是长久的遗憾。☆结构梳理:⑵这首诗歌是谁在恨,他们长恨的是什么呢?☆结构梳理:⑵这首诗歌是谁在恨,他们长恨的是什么呢?李隆基和杨贵妃,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结构梳理:⑶诗歌是不是一开始就在写长恨呢?如果没有还写了哪些内容?☆结构梳理:⑶诗歌是不是一开始就在写长恨呢?如果没有还写了哪些内容?第一部分: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唐明皇和杨贵妃在宫廷中的爱情生活。☆结构梳理:第二部分:自“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叙述杨贵妃之死。⑶诗歌是不是一开始就在写长恨呢?如果没有还写了哪些内容?☆结构梳理:⑶诗歌是不是一开始就在写长恨呢?如果没有还写了哪些内容?第三部分:自“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深切思念。☆结构梳理:⑶诗歌是不是一开始就在写长恨呢?如果没有还写了哪些内容?第四部分:自“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杨妃在仙山上的相思。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1、作者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头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统领全诗,起提纲挈领的作用。2、杨玉环入宫的史实•16岁→寿王妃•21岁→见玄宗为女道士•27岁→册为贵妃天一回六生朝眸宫丽选一粉质在笑黛难君百无自王媚颜弃侧生色,。,。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君王从此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杨家显贵三姐妹→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哥哥→殿中少监父亲→齐国公母亲→凉国夫人堂哥杨国忠→右丞相京城歌谣“生女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