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1]VIP免费

新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1]_第1页
1/24
新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1]_第2页
2/24
新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1]_第3页
3/24
第四单元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醒站富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建设强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一、三民主义的提出根据下列材料概括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根据下列材料概括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自主学习一:自1840年起,西方列强用大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连续发动等侵略战争,尤其是《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许多仁人志士提出各种变法救国的主张,如:但均以失败而告终。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魏源、林则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兴办洋务;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变法维新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11、三民主义提出历史条件、三民主义提出历史条件(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3)政治:民族危机加深,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4)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6)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广泛而深入的研究(5)资产阶级改良方案的失败资产阶级改良方案的失败(2)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2、提出:(1)1905年同盟会成立,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里,将同盟会的政纲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中国同盟会纲领《民报·发刊词》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内容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内容“核定地价”“国民共享”内容核心进步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局限性: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评价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补充和发展前提3、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评价1、发动辛亥革命:1911、建立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1911、10、10武昌起义1912、2、12溥仪退位二、三民主义的实践A.时间:B.内容:C.意义: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二次革命3、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袁世凯复辟——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1917.1921)名称起因经过结果二次革命刺杀宋教仁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而失败护国运动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积极参加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第一次护法运动段祺瑞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于1917年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而失败第二次护法运动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1920年底,他在广州重组军政府,1922年5月北伐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旧三民主义指引下的革命实践屡屡受挫的情况三民主义的实践辛亥革命失败失败失败失败维护民主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和的斗争维护民主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和的斗争《临时约法》《临时约法》《临时约法》《临时约法》二次革命二次革命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国运动护国运动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两次护法运动两次护法运动两次护法运动活动活动活动活动结果结果结果结果孙中山第二次伟大转变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失败而告终。(2)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影响与帮助。(3)孙中山的伟大转变,毅然改组国民党。1.背景:2.2.标志:标志:19241924年,年,国民党一大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接受中共的反帝通过宣言接受中共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