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孙中山与他的金融主张

2025年孙中山与他的金融主张_第1页
1/3
2025年孙中山与他的金融主张_第2页
2/3
2025年孙中山与他的金融主张_第3页
3/3
孙中山先生的经济学说与中国经济进展,是一项值得探究的主题,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思想亦备受关注。孙中山的金融思想由三个具有逻辑联系的部分构成一是金融管理思想,包括实行纸币制度、建立中央银行的思想;二是金融体系建设思想,主要是利用国家资本进展银行和建立银行体系的主张;三是金融开放思想,包括利用外国资本,保护本国金融的思想。孙中山金融建设思想的整体逻辑是开放经济条件下近代中国金融的进展问题,其思想的逻辑起点是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体系的具体架构——中央银行及银行体系的建设,核心特征则是政府主导。 金融管理思想 孙中山金融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他的纸币制度思想,即钱币革命论。孙中山在《倡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通电》中提出“以国家法令所制定纸票为钱币,而悉贬金银为货物。”由此,明确了其货币思想的核心,即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对货币的本质与作用的认识是孙中山纸币制度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认为“钱币者,百货之中准也。”而“解决财政之困难”是孙中山纸币制度思想的现实诉求。 孙中山金融思想中的纸币制度与当时的金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有本质区别。从他主张纸币制度的最初动机来看,是为了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因此,与同时代的其他货币金融专家和银行家相比,孙中山的纸币制度思想缺乏相应严谨的学理性和实际的操作性。以纸币发行与通货膨胀为例进行分析,纸币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日后出现赤字财政的可能性,因此纸币发行需要一整套的制度约束。而孙中山的办法最根本的是用政府的赋税来作抵押。虽然,孙中山对发行纸币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对通货膨胀也有所警惕。但货币发行与经济进展的协调要求对货币数量进行调控,需要相对独立的机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孙中山并未深刻认识到上述问题。 纵观近代金融思想史,孙中山的货币思想在当初颇显独特,不可否认孙中山已看到了有限的金融货币与无限增长的货币交易之间的本质矛盾,所以他的纸币制度思想具有极大的实践性,成为日后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理论的核心。1935 年的法币政策,总体而言,是由国家银行发行,以国家信用为担保,使货币与价格波动的贵金属逐步脱钩的货币政策。 从理论上讲,中央银行是货币制度改革的前提基础,孙中山主要是从财政需求的角度进行考量。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在就职宣言书中就提出“组织中央银行实为今日财政第一要著。”这为以后政府要求中央银行为财政服务提供了认识基础,也可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孙中山与他的金融主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