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VIP免费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_第1页
1/3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_第2页
2/3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_第3页
3/3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其篇名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交融。从整篇散文看,作者对自我感觉知觉和自我情感的定位,也多求助于空间和时间的多方比较上。首先,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给“故都的秋”定性呢?他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见,他对故都之秋的感怀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清”、“静”、“悲凉”。那么,他又是如何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写出深情来呢?如果按照辞书上对“悲凉”的最“准确”的定义,即使描述得“准确”,但对这个感觉的形容也是有限的,无法敷衍成一篇文章。那么,应该如何写故都之秋的“悲凉”呢?有一种办法是将历史上写秋的“悲”、秋的“萧瑟”的文章作为拓展作者自我感觉的手段,将故都秋的悲凉、秋的落寂作为一个审美趣味方面的“考古”对象,通过“考古”的比较,为属于作者自我的故都之秋的审美的感觉知觉寻找到合适的定位。然而,郁达夫似乎不是太愿意对秋的愁绪进行一番今人所言的“文化研究”。他说:“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但他终究没有认真细致地追究各位文人笔下的秋的幽远或萧索之间的细微差别。或者说,就历史的维度而言,作者并没有花太多的心力推敲故都之秋在文人诗文中的印迹。郁达夫对秋的感觉知觉的定位,从表面上看,多围绕着地理空间的比较辨析而展开。秋的意味,秋所引动作者的思绪,作者极少用直接形容的方式展开。那么,故都的秋到底是什么模样?作者所承诺的对故都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的展示,将以什么方式与读者达成交流呢?笔者以为,关于《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的审美趣味定位,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加以辨析。第一个层次,是地理空间层面上的秋的比较。作者以“生活在别处”的心态,感慨“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里,地理空间的距离的扩大,不但不影响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真切感知,反而由于大跨度的空间对比的存在,令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知更为鲜明。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知,其主要的参照系统,是南方的秋──“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江南之秋是“慢”、“润”、“淡”且“多雨少风”,秋味不浓,秋的气息不足。江南的秋,竟然还带点润,多少有点春的庸碌。作者的感知,正是抓住江南之秋的不透彻、不鲜明,来陪衬北国之秋的萧索寂寥,来强化北国之秋飘零之美。散文作为一种叙事艺术,要展现一种独特的感觉知觉,其定位表达并不容易。故都的秋,到底是一种什么形态,什么样的味,什么样的色,什么样的声呢?的确,用现成的语言来组织这些感觉和知觉的表达,往往蹈入人云亦云的模式化的书写境地。郁达夫并没有在对北国之秋的直接形容上盘桓过久,而是直接通过设置两极──对北国之秋的感知和对南国之秋的感知,来凸现自我的偏好。这篇文章的中心是叙述北国之秋,如果单单依靠对北国之秋的直接形容,纵然可能调动多一点的语言进行累积,让北国之秋的意味获得面上的铺展,但不如设置南国之秋的这个感知上的参照系统,让作者感知在两极中的摇摆、校正中获得更鲜明的定位。“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秋为什么不能是名花呢?为什么不可以是美酒呢?为什么一定不是“半开,半醉的状态”?这显然不是以所谓“科学”的态度来写秋,这是非常主观的秋色之美。但即使是如此主观的秋色之美,由于作者以北方和南方这个地理位置作为秋的美感两极坐标,这使他的叙事能够在两种不同的秋色之美间比较、对话、取舍、辨析,去获得作者以为最美之秋色的判断。所以,美虽在主观,却是可以通过比较,通过引入不同的感知参照系统,使某种美的判断更富有层次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