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新闻的定义电视新闻是电视媒介传播者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以大众传播信息为目的,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解读:是以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来定义的1.传播者:电视媒介传播者专业性:技术上、业务上、道德上2.渠道媒介:现代电子技术要懂得如何用、要了解媒介的特性发挥媒介的优势克服劣势3.讯息: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符号形式:声音、画面(稍后会重点讲述)4.受传者:大众节目、频道定位,影响内容形式制作5.反馈:报道在受传者地位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电视新闻依旧以传播者为主体二、电视新闻的分类报纸新闻分类:消息、通讯、评论,对应电视新闻:消息类、专题类、评论类。按主客观,前两者属同类,但消息简短、动态,专题提供分析、解释、发展预测。但西方没有"新闻专题"一说,一般称为深度报道(in-depthreport/analysis)最终分类:消息类新闻报道、电视新闻访谈、电视新闻评论、深度报道(组合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电视新闻专题、调查性报道等)三、电视新闻的信息元素1.画面信息与声音信息字幕:滚动字幕、同期声、标题字幕;动画信息是在现场信息不足、不能充分说明事件性质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的手段2.画面信息与声音信息的关系同步、分离、复合四、电视新闻的特点与优势1.声画一体的形象信息形态人类认知世界的五大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是人的延伸。人类传播的终极目标,是如何实现远距离的最大还原与信息传播。电视相较其它媒介更加生动形象2.现场感同期声、出镜报道解说3.感性的信息符号形式语气、神态、微表情,新闻不能描述人物的心理,但是可以通过细节的捕捉、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音乐的选择来渲染。人情味4.动态性与过程感以时间顺序来呈现信息,要求前后变化的动态性。动态性包括现场人物运动、场景转换、色彩变幻等内部运动,也包括摄像机镜头的外部运动,以及镜头之间的编辑与切换。共时性与多空间现场直播、记者连线五、电视新闻的三个层面信息层面、情感层面、思辨层面不同形式的电视新闻侧重不同层面一、电视新闻价值的定义以电视为传播中介的事实本身所且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特殊素质的总和。包涵的特殊越多,其新闻的价值就越大。特殊素质:即吸引观众观看的特质、即卖点二、传统新闻价值要素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三、电视新闻价值的价值要素除了传播新闻价值外,电视新闻还有一个独特的基本价值要素:1.可视性2.现场感、同步性新闻现场报道,事件全过程、记者采访全过程3.参与性参与对象:媒体、观众。演播室直接参与、意见征集、随机访问、截取平台评论一、世界电视新闻的产生1.电视机最早由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在1925年发明;2.1931年,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人们在伦敦通过电视欣赏了英国著名的地方赛马会实况转播。电视的发明者之一美国人费罗•法恩斯沃斯发明了每秒种可以映出25幅图像的电子管电视装置;3.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德机电式电视广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较高清晰度,步入实用阶段的电视图像,电视新闻随之诞生;4.1949年2月,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也开播晚间新闻节目——《骆驼新闻大篷车》,口号是“今日新闻今日见”。节目每次播出6—8条消息,并加以电影纪录片的图像,生动活泼,很受当时人们喜爱,被称为第一个“真正”的电视新闻节目。一、我国电视新闻发展史1.初创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成立;9月2号开始播出节目,被认为是我国电视事业的开端。不久就开始播出新闻节目《图片新闻》。Q节目简单:图片+口播。Q比重少:共有两个新闻节目,总长为15分钟。⑥时效性差:当时的新闻往往是延迟很多天。Q影响小:报纸、广播是人们获知新闻的主要渠道。2.发展期(80年代)Q全国电视网建立,“要闻总汇”形成:至1988年,全国已成立电视台417座。1978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成立《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5月1日更名《新闻联播》,标志着以首都为中心的全国电视新闻广播网的形成。@栏目多样化:出现了午间新闻、晚间新闻;评论类节目《观察与思考》、专题类节目《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