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城市与农村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构建】摘要:本文提出了构建城市与农村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构想,从体系的建设模式、总体规划、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等几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城市公共图书馆农村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农村图书馆(室)是当前农村文化知识传播和再生产的支点,在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当地社会安定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中心图书馆馆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服务范围,把农村图书馆(室)作为分馆进行建设,对于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具有一定推动作用。本文构建以城市中心图书馆为总馆,农村地区图书馆为分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一、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在市、县(区)、乡镇三级行政管理体制下,建立以城市中心图书馆为总馆,以区县图书馆为一级分馆,以乡镇图书馆为二级分馆,农村图书馆(室)为三级分馆的四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网络,搭建城市与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拓展公共图书馆整体服务功能及覆盖面。此外,总馆将“农家书屋”纳入到体系之中进行总体规划和建设。二、总分馆服务体系规划流程1、签署总分馆建设协议书。总馆与各个分馆应本着“资源共享、平等互利、协调发展”原则,经双方协商达成协议,明确职责、权利和义务。2、建立统一自动化管理系统。总馆在各分馆安装客户终端,通过局域网实现地区公共图书馆系统文献资源共享。3、建立采编中心。总馆建立公共图书馆采编中心,实行总分馆文献资源统采统编,编制联合目录,实现文献加工力量的共享。4、实现“一卡通”借阅功能和建立“通借通还”系统。总分馆制定统一规章制度,建立统一读者数据库、制定统一业务第1页共4页标准和图书分类标准。建立“通借通还”系统,实现网络环境下“通借通还”业务。配置流动图书车。5、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总馆将外购的各种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电子图书等资源,通过网络与分馆共享。6、提供网上参考咨询服务。总馆为农村分馆设置参考咨询员,通过网络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三、服务体系核心价值1、明确办馆宗旨。图书馆是收集、存储、传递文献信息的场所,是满足读者信息知识需求、公益性的、非赢利性的机构。公共图书馆把“服务第一,读者至上”作为办馆宗旨。2、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坚持公益性、公平性、公正性、开放性原则,而且要在服务中真正树立“以人为本”服务思想,着力为读者创造优美、舒适、人性化的物理环境,坚持文明用语、规范服务和主动服务。四、服务保障体系1、制度保障。我国许多地方出台了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但没有制定对总分馆服务模式的制度保障。总分馆制是今后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应当尽快出台相应制度,保证总分馆体系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2、经费保障。当前,图书馆购书经费由于没有立法保障,许多图书馆的经费只能维持正常开馆和人员的开支,购书经费很少,甚至没有经费购书。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尤其是县市、乡镇财政非常困难。图书价格上涨速度快,十几年上涨20多倍。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公共图书馆事业存在区域差异。主要解决办法:加快我国图书馆立法进程,使公共图书馆事业经费有法律保障。政府应加大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投入。政府要深入调研,以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规划资金,出台鼓励政策积极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公共图书馆事业。3、法律保障。立法是图书馆事业繁荣的保障。世界许多图书馆事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先后制定了有效的图书馆法律。我国还没有一部具有法律意义的图书馆法出台。一些地方性图书馆法规或条例,由于配套法规不完善,没有完第2页共4页全发挥应有的法律效力。由于公共图书馆发展没有纳入到当地各级政府和部门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当中,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加快图书馆立法工作势在必行。五、服务体系运行机制1、科学的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图书馆实行科学管理的依据。图书馆规章制度包括行政管理制度和业务工作制度两个方面。行政管理制度主要指,经费管理制度,人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