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五年级下册语文周末拓展练习(第六周)(教学内容:11郑和远航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看拼音写词语:11mǎtóupàiqiǎnyíqìbàoquánzèngsòngsīliè()()()()()()fànwéihūxiàopáoxiàojiànbùwēixiéfǔlǔ()()()()()()yóulìyándúzhǔtuōrùyùkùxíngkèzhì()()()()()()chǐrǔbēifènjiāojiāxuèjiànqiángtóulìzì()()()()二、按要求写词语。(至少写三个)9(1)形容人物神态的词语。(2)形容风浪大的词语。(3)形容气势大的词语。三、多音字组词:6横hèng()héng()血xuè()xiě()载:zài()zǎi()四、填字成词。9扶老()幼惊叹不()严阵()待奔腾咆()化险为()2/5规模()大狂风呼()名()海外波()浪谷五、选择上题中的词语填空。41、哈尔威船长以他的大智大勇,使人们(),他自己却以身殉职。2、那股偷袭的匪徒,看到这支()的队伍,犹豫了一阵以后,调转马头跑了。3、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所画的那幅《故乡的回忆》使得周庄()。4、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说得头头是道,使得在场专家也()。六、在括号里选择搭配准确的词下划“——”:4四处(游历游览)(研读阅读)历史文献牢记(嘱咐嘱托)(充足充实)历史知识七、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比喻句。61、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出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水奔腾咆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巨浪扑向船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91、课文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______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_____________的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文中第一次远航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__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2、郑和,中国_______初____________家,佛教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三宝,他因此被封为“______________”。他在28年间,率领船队出洋_____次,前后到过________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一直到达______洲东岸,直到三年后才回到祖国。3、你还知道的古今中外著名的航海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现新大陆的是意大利航海家_____________,第一次完成环球旅行的是葡萄牙航海家_______________。4、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有的。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吗?”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5.就这样,司马迁写作,用了整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3/5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的心血,是他用写成的。读了这段话,我的感受是。九、阅读片断,完成练习:10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hénghèng)祸突然降临到他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辩论),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一生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zhòngchóng)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词语。2、“悲愤交加”意思是。从两个词语可以看出司马迁悲愤交加。3、从本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司马迁之所以能够活下去,从逆境中走出来,是因为他知道:。4、“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从这句话的两个感叹号中,我读懂了。5、在你的记忆中,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十、阅读短文,完成作业。22(一)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