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_百度百科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好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又称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是一种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的病变,如能作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临床效果是满意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其发生率世界各地区有较明显差别,我国并没有完全整的统计资料,就上海某些产院调查的约为0.91%。,北京地区为3.8%。,沈阳某院为1.75%。,香港为0.07%。,这些资料都不够全面,也不能反映我国的发生率,估计我国的发生率大概为1%。约20%的先髋脱位有家族史;80%的先髋脱位是第一胎;沈阳某院新生儿普查家族遗传为1/14,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226例中只有4例有遗传史;遗传因素并非为先髋脱位发病的重要因素。先髋脱位发病率以女孩占绝对优势,我国统计男女之比为1:4.75.地区与种族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别,这与遗传因素、环境影响和生活习惯有关;习惯背背婴儿的民族发生率低,如南非、中非一些地区,爱斯基摩人,朝鲜族人和广东、香港地区;喜欢用捆绑方法的民族,使新生儿髋关节固定于伸展、内收位,其发生率明显增高,如北意大利,北美印地安人,德国和北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以及我国汉族的习惯。冬季出生的婴儿,其发生率明显增高。臀位产发病率较高,国外约23%,上海26%,沈阳28.5%,正常生产中只占5%;臀位产发生先髋脱位较头位产高10倍;剖腹产发生先髋脱位较阴道产高,上海统计占30%,有显著差异,同时发现剖腹产中体重重的婴儿发病率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主要病理特点是:①髂腰肌紧张、挛缩,压迫髋臼的入口;②关节囊变形呈葫芦样;③股骨头颈变形,主要有股骨头呈椭圆形,股骨颈短,股骨颈前倾角增大;④髋臼变形,主要有髋臼窝浅小,呈三角形,髋臼指数增大,关节盂唇内卷;⑤股圆韧带增粗变长,关节软骨变性等。先髋脱位的分型:1、单纯性先天性髋脱位(1)髋关节发育不良:又称为髋关节不稳定,X线片常以髋臼指数增大为特点,多数采用髋关节外展位而随之自愈,约1/10将来发展为先天性髋脱位,还有少数病例持续存在髋臼发育不良,年长后出现症状。(2)髋关节半脱位:X线片有髋臼指数增大,髋臼覆盖着部分股骨头,这是一种独立的类型,可长期存在而不转化为全脱位。(3)髋关节全脱位:股骨头完全脱出髋臼,根据股肌头脱位的高低可分为四度:I度:股骨头仅向外方移位,位于髋臼同一水平;II度: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相当于髋臼外上方水平;III脱出的股骨头位于髂骨翼的部位;W脱出的股骨头上移达骶髂关节水平。2、畸形型先天性髋脱位典型者呈双髋脱位,双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僵硬,不能屈曲,两足平足呈外旋位,还常合并上肢畸形。一、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髋脱位1、先天性髋脱位在新生儿期诊断较为困难,一旦确诊治疗容易,且会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为新生儿期病理改变最轻,易于矫正;生后第一年骨盆发育最快,尤其在新生儿期更快。2、临床症状外观:大腿、小腿与对侧不对称(1-1,1-2),可表现为增粗变短或变细、外旋(单侧);臀部增宽(双侧)。皮纹:臀部、腹股沟与大腿皮纹增多、增深和上移不对称(1-3,1-4)肢体活动:患肢活动少,在换尿布时最易发现。3、体征患肢股动脉减弱或消失;内收肌紧张痉挛;Barlow试验阳性(仅适用于新生儿检查),因髋关节不稳定随月龄的增加而减少,相反外展受限随月龄的增加而增加。Ortolani征或外展试验阳性,此法可靠。Nelaton线征破坏。4、X线检查Von-Rosen位骨盆平片:正常延长线经髋臼外缘相交于腰5与骶1的平面以下;骨盆平片:髋臼指数正常为20-25°,至12岁时基本恒定于15°,异常为>30°;Perkin's方格正常位于内下象限Shenton氏线测量Hilgenereiner股骨干骺端顶点至水平线的距离为H,正常为10mm;股骨干骺端顶点至髋臼最内缘的距离为d,正常以12mm为标准。当H值小于10mm或d距离大于12mm应怀疑髋发育不育。Bertol测量法:(P30图4-4)正常上方间隙a为9.5mm,内侧间隙b为4.3mm。若a小于8.5mm,b大于5.1mm应怀疑髋脱位。若a小于7.5mm,b大于6.1mm可诊断为髋脱位。5、鉴别诊断a、先天性髋内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