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部的项目制变革在《人力资源部的机构变革》一文中,提到了人力资源部将逐渐团队化,内部职位将角色化,这样的变化使人力资源部更加灵活,能够履行更强大的管理功能。一旦职位角色化,人力资源部可以进行集成业务管理,现阶段也可以称之为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集成业务管理的初级形式),即人力资源部将会进行项目制变革。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其实是一种产品管理方式,围绕着产品生命周期展开,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等都是人力资源部生产的产品,提供这些人力资源服务时,第一目标是让这一功能尽快履行结束,而不是客户感受,如招聘管理是为了尽快招到人才,绩效考核是为了尽快得到考核结果,薪酬管理是尽快把奖金发下去,培训管理是尽快顺利完成这次培训活动,这些都是产品管理的特点,至于对客户的理解,都体现在产品性能上,这些产品到底产生了多少价值,并不是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这让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弱化了很多。很多时候HR们尽管非常忙,工作也很努力,但并未产生多少价值,相信很多HR能够感受到这一点,这时候一些企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缺失,于是开始构建“HR三支柱模型”或者引入OKR之类的新东西,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没有理解现阶段组织发展的基本逻辑。尤里奇的“HR三支柱模型”是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并非是一种新功能,这种工作方式就是集成业务管理;而OKR本身也并非是一种绩效考核方式,而是与战略设想集成在一起,根本无法孤立的对待。这个阶段无论是“HR三支柱模型”还是OKR都需要把原来的产品管理方式改变为集成业务管理方式,即人力资源部需要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其各项工作。所有的产品都能实现项目化,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当然可以项目化,一旦职位角色化后,项目管理则水到渠成,关于项目管理的内容,在我以前的那些文章中有过详细介绍。项目管理兼顾了产品价值与客户价值,使人力资源部开始关注产品功能对内部客户产生的效果,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一次升级,这也成为评估组织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因为只有项目制才能实施更强大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不仅如此,集成型人才也是通过项目管理才能脱颖而出。无论多么先进的理念,工作方式不改变,都会被打了折扣,这也是为何我一直不认为OKR在传统企业中能够发挥效果的原因,OKR也不是一项新功能,而是战略实施的一种特定方式,人力资源部必须通过项目管理方式才能实现。在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新组织变革方法中,集成业务管理是一项核心内容,将成为新组织的基本工作方式,所有管理机制都将以这种方式实施,这一点在那些非传统企业中已得到充分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