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水的组成》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水是氧化物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2.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D.若a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5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10m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能是化合物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4.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仍然相同B.分子保持不断运动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5.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高压技术的发展,一些实验室让氢气在-268.8℃、1.013×107万帕下,变成能导电的固态“金属氢”,关于氢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同一条件下,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氢是无污染的新型能源D.能导电的固态氢的升华过程属于物理变化6.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晶体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水降低水的硬度C.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无影响D.正常雨水的,是因为雨水中溶入了而含有少量碳酸7.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小B.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C.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D.可通过蒸馏、煮沸的方法将硬水变为软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9.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水.(1)自来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2)某同学收集到一杯有臭味的混浊污水,先用滤纸进行过滤,过滤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过滤后发现水虽然变清,但是依然有臭味,能够除去臭味的方法是______.(3)该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做了水的电解实验,如图所示.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其实验原理:______,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有气泡冒出,试管1中的气体是______,此实验能够证明水的组成的原因是______.10.某商场开业庆典时使用了大量的氢气球,由于人员拥挤,有些气球被挤破,遇到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火焰烧伤了许多客人。(1)氢气球爆炸说明氢气具有______性,同时警告我们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2)现在人们正在用氦气来代替氢气填充气球,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理由是______。11.用“单质”、“化合物”填空:在化合反应中,生成物一定是______,而不可能是______.在分解反应中,生成物可能是______或______,但反应物一定是______.12.(8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1)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______(填“软水”或“硬水”)。(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3)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化学式为D2O)中重氢原子(D)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重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C.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能量没有发生变化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3.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在过滤、蒸馏二种操作中,能使硬水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