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物理13-16章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下表。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雷雨交加C.秋天,桂花飘香D.冬天,雪花飘飘2、让两滴水银靠近,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滴,这一事实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间有扩散现象3、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石蜡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A.甲最小B.乙最小C.丙最小D.一样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5、下列各组物体中全部属于导体的是()A.铝、陶瓷B.橡胶、铜C.油、大地D.石墨、水银6、结合图中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中的电子大部分被束缚在原子核的周围,几乎不能自由移动。B.在金属导体中只有自由电子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C.铁和银的导电性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内部的自由电子情况不同。D.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同。7、如图所示,在试管里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拿到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起来,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去.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可用下边三句话来概括:甲:水和水蒸气吸热,内能增加;乙:酒精燃烧,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传给水和水蒸气丙: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以上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乙、甲、丙D.丙、乙、甲8、习题课上,老师让画出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有四位同学画出的电路如下图所示,请你判断他们画出的电路中错误的是()9、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的是()A.柴油机比汽油机费用低廉,但比较笨重B.柴油机的效率一般比汽油机的效率高C.一个工作循环汽油机做功一次,柴油机做两次功。D.在构造上,柴油机汽缸顶部有喷油嘴而没有火花塞10、三个轻质小球甲、乙、丙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其中丙带负电,则()A.甲一定带正电B.甲一定带负电C.乙一定带负电D.乙一定带正电11、小明想通过一个电键同时控制两灯泡的发光和熄灭,那么()A、两个灯泡可以是串联或并联;B、两个灯泡只能是串联;C、两个灯泡只能是并联;D、串联、并联都不行。12、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灯亮,铃响B.灯亮,铃不响C.灯不亮,铃响D.灯不亮,铃不响13、小莉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纯水的体积较小B.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等热量,铝快温度降低得较少C.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成D.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多1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带电的是()A.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听到轻微的噼啪声B.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屑时,纸屑被吸起C.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吸引铁屑D.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着许多细微脏物15、如图所示,当开关合上后,发现两灯都不亮,下列对这一现象猜测中,错误的是()A.灯L1短路B.灯L1断路C.开关接触不良D.灯L2断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16、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______V。17.电荷间的作用时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要在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18.如图,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烧杯的盐水中,就制成了一个电池,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以及接线情况可知,该电池的电压是V,片是它的正极。19.仔细分析图表中数据,不难发现“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