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重要问题体育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以及任务凝聚力与社交凝聚力的区别。团体凝聚力的概念模型。团体凝聚力的测量方法。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团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运动表现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一些提高团体凝聚力的途径和方法。第一节团体凝聚力的概述团体凝聚力的概念团体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和(或)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体育团体凝聚力的特征成员之间有高度的相互吸引力。对团体的有关问题采取共同的态度。团队组织得好,能理解和接受成员的需要,相互关心,相互协助。团体凝聚力的分类团体的凝聚力可分为任务凝聚力和社交凝聚力。任务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为达到特定的任务而在一起工作所做出的努力程度,它是与完成团体目标和成绩指标相联系的。社交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彼此喜欢和彼此愉快地交往的程度,它涉及到友谊、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等影响因素。团体凝聚力的概念模型团体凝聚力概念模型团体凝聚力团体一致性社交的任务的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社交的任务的人们可以通过团体凝聚力概念模型中的团体任务吸引力(ATG-T)、团体社交吸引力(ATG-S)、团体任务一致性(GI-T)、团体社交一致性(GI-S)四个方面考察团体凝聚力。团体凝聚力的测量1.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是研究群体互动的分析工具,它可以揭示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及吸引力程度。社会测量法能够很好地测评社交凝聚力的水平,但是它对于评价一个以任务为中心目标的运动队的凝聚力时,这种方法存在局限性。2.问卷法问卷法可分为间接和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试图通过问卷要求队员回答譬如对队友的欣赏程度、看法等一类问题,并据相应评分标准来评定团体凝聚力的程度。直接测量法则通过问卷调查队员多大程度上愿意为团体承担义务、队员感觉到的团体的吸引力程度等来评估团体凝聚力水平。第二节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环境因素对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团体规模合约责任个人因素对团体凝聚力的影响满意感团体成员特征的相似性团体成员角色领导因素对团体凝聚力的影响领导因素主要包括了领导行为与领导者的决策风格。领导者对团体成员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将有助于促进任务凝聚力。另外,领导者与团体、团体成员的相容性对团体凝聚力的发展也很重要。团体因素对团体凝聚力的影响运动项目团体目标团体状况第三节团体凝聚力与运动表现团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一种观点:团体凝聚力影响运动成绩另一种观点:运动成绩影响团体凝聚力团体凝聚力与运动表现其他变量的关系运动表现的真实性评价团体凝聚力促进运动表现第四节团体凝聚力的发展团体凝聚力的发展模式凝聚力的线性模式凝聚力的钟摆模式凝聚力的周期模式学校体育团体凝聚力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明确并认同团体目标与成员角色建立良好的团体规范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