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践中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成果汇报课题牵头学校: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课题参与学校:安康中学府谷中学大荔县城郊中学陕西师大附中校长: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探索并总结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规律和方法以及在学校管理、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发展中应用的有效途径,从而更好地推进陕西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内容提要123教育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第一部分教育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问题1.学校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基础素质较好,但缺乏对口管理部门表1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年龄结构年龄人数百分比25岁以下12.426-35岁2765.936-50岁1229.350岁以上12.4总计41100.0表2信息技术管理人员所学专业所学专业人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计算机或网络专业2253.753.7物理专业49.89.8教育技术(电教)专业512.212.2其他专业1024.424.4总计41100.0100.0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各中学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由于他们热情高,接受与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强,对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85%以上的学校没有建立自己的信息技术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制定本校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展规划、课程整合、培训指导。学校的信息技术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应用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过程中,或处于一种随波逐流状态,缺少规划管理。教育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问题表3班级:多媒体教室与班级的比例2.学校多媒体教室配备有待提高00.20.40.60.811.21.4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样本学校多媒体教室/班级表4多媒体教室与教师的比例00.10.20.30.40.50.6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样本学校多媒体教室/教师2.学校多媒体教室配备有待提高根据本课题的调研,在我们采样的38所学校中均接入互联网,97%的学校拥有自己的网站,80%的学校达到10M或以上带宽。各学校都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平均每所学校有3.1间计算机网络教室,每间计算机网络教室有电脑53.7台。不同学校的班级数与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比例差距较大,最好的情况是8个班共用一个计算机网络教室,最不好的是56个班级共用一个计算机网络教室。3.学校网络建设基本到位,计算机教室数量不足有89.2%的学校管理人员反映学校领导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但重点多放在鼓励教师做课题研究、开展校际交流和优质课评比当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三项相关政策制定的比例高达75%,但对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缺乏具体的实施措施和相关政策支持,处于松散、自然、自发的状态,缺乏激励机制的引导。12345671.与奖金挂钩3.1%2.与职务或职称挂钩5.2%3.实施奖惩制度15.6%4.开展校际交流19.8%5.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28.1%6.优质课评比27.1%7.其他1.0%图1学校相关政策支持情况4.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未能处于常态化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内容比较呆板,把多媒体当成了幻灯使用,甚至认为多媒体就是黑板的替代物,使信息技术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不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发挥信息技术潜在优势第一、信息技术知识不足,运用能力低下在调查的过程中,非常了解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师仅占19%,多数教师使用技术的水平较低,只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资料查找、教学演示。第二,应用过程中技术单一,忽略方法注重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忽略了技术参与教学合理结合的方式、方法,使得技术应用形式简单粗糙,教学收效甚微。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不深入7.未重视网络教学领域的探索所调查的学校中有72.5%的学校在课余时间不开放计算机教室,导致很多学生是在家庭和学校以外进行上网的。在这些地方,学生的上网行为常是一种无监管、无引导、无目的的网上冲浪娱乐,我们难以引导学生上网行为,学生的网上学习更无从谈起。第二部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做法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做法在反复研讨和实践探索后,对于我省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中应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我们将其总结为:“一规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