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委员述职报告(一)目前会计本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泛滥,反映出目前大学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会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职业。现代会计是随着产权分离产生的,并在财经法规不断系统化和复杂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实际企业财务状况千差万别,是课本上的原理不能教授的,另外,在校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仍然是考试,凡不是考试的重点大都不会纳入重点复习范围,应试教育恶化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二)大学生会计学习路上盲目跟风。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会计门槛低、就业范围广的特点,会计专业成了大学的热门专业。再加上相互之间传出“注册会计师是高薪、需求量大的金牌职业”等说法,众多的学生走上了会计学习之路。会计学习前途究竟是否明朗,谁也无从定论。但一味的强调好就业也引发了广大学生盲目的“会计学习热”。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先拿几个证在手,于是乎,低门槛的会计从业资格证系列成为首选。这样就造成了非会计专业学生猛考财务会计资格证,会计在校生冲刺注册会计师认证。殊不知,通过考试仅仅需要看熟几本备考资料,而真正的挑战与提升在于实际工作中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二、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大体上说,财会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各类企业的财务部门,国家财政、税务部门、会计师、审计师、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但政府部门每年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财会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仍然是企业。和理工科或偏理科的专业一样。财会专业的专业性是非常强的,像文秘等纯文科类专业那样被其他专业“挤兑”的现象,是不太可能发生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财会毕业生也一样要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呢。首先,不少企业不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这一点在财会类专业的招聘中更为明显,很多单位的招聘底线都是初级会计师。就算用人单位用了你,也需要进一步学习,接受企业观察,并第1页共3页不能一开始就成为一名会计,很多人都是从最初的出纳做起,起点低,工资也低。其次,和其他专业一样,就业难是大学扩招的必然结果。据有关调查显示,像计算机、文秘、财会类等专业都是供需两旺专业,即便如此,在人才市场依然是供远远大于求。所以,除个别专业之外,就业难现在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共同问题,而并非是否某个专业独有。第三,和国外的企业相比较,中国的财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在国外,一个公司的财务总监称为cfo,和ceo一样在决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国内,除了一些大型企业有完备的财务机构以外,一些小规模企业的财务部门只是一两个出纳,会计。一些小公司甚至没有专职的财会人员,出现一种行政人员兼财会人员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财会部门在公司运作方面的重要性,认为财务人员只是收钱,管钱而已。观念落后也给财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影响。三、我们当代大学生需做好以下工作:(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第2页共3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