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的护理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学习目标【掌握】1.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2.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的护理措施.【熟悉】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发病机制。循环系统常见症状体征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胸痛胸痛心心悸悸心源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心源性呼吸困难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夜间阵发性端坐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引起的病人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活动用力,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最常见于左心衰竭,也见于右心衰竭概念概念劳力性1.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肺泡内张力增高刺激肺牵张感受器,兴奋呼吸肺泡弹性减退防碍了肺组织的扩张与收缩,肺活量下降肺循环血压升高对中枢的反射刺激肺淤血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受影响发生机制心源性呼吸困难2.右心功能不全发生机制体循环淤血右心房、上腔静脉压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血氧下降、酸性代谢产物堆积肝淤血肿大、腹水、胸水压力感受器直接作用呼吸运动受限呼吸面积减少心源性呼吸困难1.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功能不全早期特点: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后减轻或缓解。心源性呼吸困难类型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特点: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采取坐位,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喘息、奔马律、肺部湿罗音。急性左心衰护理评估:病史症状体征检查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护理目标护理诊断/措施气体交换受损休息体位氧疗:SaO2<90%PaO2<60mmHg心理输液监测活动无耐力评估活动耐力制定活动计划监测活动反应指导生活自理2.常用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肺部感染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氧的消耗增加及机体缺氧状态有关3.目标(1)病人呼吸困难减轻或消失(2)活动耐力增加心源性呼吸困难休息休息体位体位氧疗氧疗心理护理输液护理病情观察病情观察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休息:明显呼吸困难时: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劳力性呼吸困难:减少活动量,不引起症状为宜。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加强夜间巡视,协助患者坐起。端坐呼吸:加强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大小便。此外:病室安静、整洁、开窗通风,衣物、被盖应宽松,以减少憋闷感。护理措施2、体位:根据病情取舒适体位。•垫高枕头•摇高床头•严重呼吸困难时,用床上小桌•坐于床缘,双腿下垂•软垫支托肩、臂、骶、膝部•加用床栏防止坠床半卧位半卧位端坐位端坐位舒适与安全舒适与安全护理措施氧疗输液护理病情观察明显缺氧表现:SaO2<90%,PaO2<60mmHg氧疗方法: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无创正压通气吸氧,间断或持续吸入,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控制液体量和速度,防止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肺水肿•24h输液量1500ml,速度20-30d/min.安慰鼓励病人,稳定病人的情绪,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利于减轻呼吸困难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呼吸音、紫绀程度;听诊心肺,记录心电图,测量生命体征。加强巡视(夜间),呼吸困难有无改善,皮肤发绀是否减轻,血气分析是否正常等心理护理心源性水肿原因:因心脏疾患所致的水肿,最常见于右心功能衰竭、全心衰和心包填塞。表现特点:最早出现在身体的低垂部位,以脚踝内侧,胫前部明显,卧床病人:背骶部,会阴部。呈压陷性水肿,逐渐延及全身,发展缓慢,重者延及全身,出现胸水、腹水伴有尿量减少,体重增加。心源性水肿右右心心衰衰竭竭有效循环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量减少肾血流量降低肾血流量降低醛固醛固酮增酮增多多钠水潴留钠水潴留组织液回吸收毛细血管压升高发生机制:静脉淤血水肿护理评估病史和症状体征检查:低蛋白、电解质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护理目标护理诊断/措施体液过多休息与体位饮食用药护理病情观察测量体重观察尿量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保护皮肤观察皮肤【心源性水肿】1.护理评估(1)病史:水肿部位、时间、特点、程度、发展速度,与饮食、体位和活动的关系、心理状态等(2)身体评估:水肿部位、范围、程度,水肿部位皮肤是否完整。(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有无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