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第中学教学案八年级(上)语文执稿人:周成第40、41课时课题:幽径悲剧班级:姓名:学号:授课时间:___年__月__日(星期__)【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理清课文思路。2.能根据课文具体内容说出藤萝悲美之处。3.探究悲剧的涵义,剖析紫藤萝悲剧之因,领悟“愚氓毁美”的深刻含义。【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两遍。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季羡林、本文的写作背景和关于“悲剧”的定义。【课堂学习】写作背景一:文章写于1992年,这一棵藤萝毁于写作时的“今年春天”,“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年,改革春风劲吹,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由于国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出现了“愚昧灭美”的现象。作者迫切地感到必须努力实行科教兴国,迅速提高国民的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于是,怀着重大的使命感写下此文。写作背景二:季羡林先生在他的另一篇散文《二月兰》中写到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心情。他写道:“我当时日子实在非常难过。我知道正义是在自己手中,可是是非颠倒,人妖难分,我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答,一腔义愤,满腹委屈,毫无人生之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个招呼。我虽处人世,实为异类。”走在藤萝下面,嗅着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也就不由得感受到世界之美而留恋人生了。这株历经沧桑仍充满活力的藤萝给作者带来了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的信心、勇气。【当堂巩固反馈单】1.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抄写一遍。懦()者潋()滟诛伐()荆jí()虬()干摇yè()悚()然惆()怅()猬()集万斛()遒()劲愚氓()2.熟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完成填空:幽径之美————3.找出文中关于古藤的描写,说说作者是如何写藤萝之美的?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第1页-第40、41课时镇江市第中学教学案八年级(上)语文执稿人:周成【课堂延伸】1.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1)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株古藤,每次走到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为什么作者走到古藤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就“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2)真正的伟人们是绝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作者对他所说的“真正的伟人”是什么感情?你是怎样理解的?)(3)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作者批评世人缺了点什么?)2.课文说:“每到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怎样看待“愚氓毁美”的现实?从中可悟出什么道理来?家长签字:______☆★作业完成情况评价:___日期:__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第2页-第40、4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