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们的那些事儿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顾娟“顾老师,什么时候公布免做练字作业的名单呀?”“吃完饭吧!”“好耶!”学期接近结束的时候,我在家庭作业中多了一项每天认真练写一个单元生字一遍的作业,缘起新课教完后《习字册》上最后一页的对联仿写实在难以令人满意,字体大小不一,间架结构不合理,更没有了起笔顿收笔回了,加上复习期间,书面作业相对应增多,孩子们只顾尽快完成任务,完全忘记了我提出的“要将每一次写字都当成练字的机会”的忠告了。第一次布置练字作业的第二天,完成任务情况良莠参差不齐:好几个小朋友说没带本子,一再追问下承认说忘记没练字;交来的作业中有认真练写的,有糊差事的,有没听清要求,将一个单元的生字每个抄了一行的,一个晚上就写了整整半本本子,真是好奇家长怎么没投诉我布置这么多作业的?更奇葩的是,洪耕心小朋友交来一张不知道从哪儿撕下来的皱巴巴的田格本纸,上面密密麻麻、横七竖八地写着潦草的字迹,字里行间到处遍布着斑斑的油渍。这样的练字是毫无意义的,有良好书写习惯的小朋友交来的作业基本每次是符合要求的,那么是不是就可以不需要重复做这项无用功呢?我在他们的作业本上用红笔写上一个大大的“好”字,在班上树立榜样,优秀作业展示一下,然后宣布这些孩子免做该项作业。至于那些不做作业或者没带本子的小朋友还是应该有小小的惩罚的,孩子们说谁叫他们没听清要求,还不自己整理书包,当天的练字就该练两遍,以后改正就还只练写一遍,好!这就叫“赏罚分明”。那些糊差事完成作业的呢?对他们我什么要求都没有提,因为从他们看有免做资格的小朋友的羡慕眼神中,我已经觉察到他们暗暗下定的决心,我一直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不甘落后的,骨子里都是积极向上的,对自己有些松懈的时候只需要引导者略略点拨一下即可,下一次的作业绝对会让人刮目相看。第二次收来的作业情况是这样的:实到51个小朋友,实收51本练字本(免做的也交了,担心我没看到他们的名字而落掉登记入免做免单);洪耕心交来一本崭新的田格本,并按照我的要求一个字空一格地认真练写了第二单元的生字,字体不是很漂亮,但是横平竖直,态度可佳;前一天未做的、未带的小朋友都很守信用地将第二单元的生字练写了两遍;让我在练字本上写上“好”字的一下子多了十几本;即使没有达到得“好”字评价的作业本,我也没有对他们的进步视而不见,而是写上“有进步”、“继续保持”、“加油”等评价语,并画了一个小笑脸:)。改着改着,虽然写评价语,登记名字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很麻烦,但是前一天还紧皱的眉头变成了上扬的嘴角。每天在班上宣布免做的名单时,教室里都安静得出奇,孩子们唯恐听漏了自己的名字,其实我每天还会在家校通上宣布一遍,让全班每个家长都知道哪个孩子有进步了。没有听到自己名字的小朋友固然会失望,但是都会拿着本子到我这儿“讨说法”:“顾老师,为什么我昨天免做,今天不了呢?”“顾老师,我很认真写了,什么时候免做呀?”“你今天做的课文填空卷书写似乎没有练字本上写的那么好看哦!”“你已经进步许多了,再巩固一下,明天我看到的书写还是那么漂亮就免做!”“你把默写本打开和练字本对照一下,你如果做任何作业都像练字那么认真,那么就天天免做!”......从每天的作业情况来看,我知道“免做”政策收效颇为明显,可以说班上的每个小朋友都在写作业方面努力做最优秀的字自己,也许他们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免做”或者为了让家长看到信息上“免做”名单里有自己的大名,不管出发点是什么,他们个个都在认真地学习着,知道怎样才是好孩子,都在努力地用最出色的的行为为自己打造最好的名片。而我,也同样努力着,用活跃的儿童思维,设身处地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体验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尽力以儿童的方式抵达儿童的心灵。于是,每天吃完午饭,教室里就会出现开头的对话:“顾老师,什么时候公布免做练字作业的名单呀?”“吃完饭吧!”“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