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音乐小班《马兰花》教案南徐新城幼儿园陈洁【活动目标】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玩“勤劳的人与马兰花对话”的游戏。2.通过游戏,习得礼貌邀请的交往行为。3.学习根据语音信号的提示,做出独立或兩人组合造型反应。【活动准备】1.体育游戏中听过《马兰花》儿歌。2.马兰花音乐、PPT。【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马兰花》,引导幼儿听辨“请”的次数,并在唱玩中有礼貌的邀请。1.教师:刚刚小朋友们唱了什么好听的歌曲呀?(马兰花)2.教师:歌曲里面“勤劳的人对马兰花说了什么?”(请你马上就开花)3.教师:说了几遍“请你马上就开花?”(2遍)4.教师:如果你是勤劳的人你会怎么“请”我开花呢?(请个别幼儿表演,看情况,反之教师请一名幼儿配合做示范引导)5.听音乐,师幼互动表演歌曲。二、播放《马兰花》的语音,激发幼儿学玩“对话”游戏的兴趣。1.教师清唱歌曲之后播放语音,引导幼儿感知句末处增加的游戏语言“开几朵花”。教师:唱完“请你马上就开花”之后,请听,马兰花说了什么?教师:马兰花说了什么?(开几朵花)2.教师扮勤劳人,引导幼儿扮马兰花,重点练习“对话”游戏。3.教师放音乐,引导幼儿重点练习在句末回应“开几朵花”。三、教师引导学习听语音信号,独立表现或两两组合表现马兰花姿态。1.教师:开1朵花!谁会变?还有什么样子的马兰花呢?2.教师反馈个别幼儿独特的姿态。3.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边回应,边听语音信号表现1朵花造型。4.教师:开2朵花!怎么变?5.教师引导幼儿练习快速结伴变花。6.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边回应,边听语音信号表现2朵花组合造型。(落单的小朋友可以邀请老师合作变花)7.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边回应,边根据教师随意说出的语音信号,快速表现1朵花或组合变花的造型。(落单的小朋友可以邀请客人老师合作变花)四、师幼互动结束活动活动以“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共同合作进行游戏而结束。课后反思:《马兰花》是小班的一节歌唱游戏活动。这个课题游戏情节的来源,是源自一个体育游戏马兰花。这个体育游戏他的规则就是,由老师说小朋友问几朵花,然后根据老师所报出来花的数量,孩子自然的去结伴或者是独立做造型。源于这个游戏以后,这个歌曲又是在网络上搜寻到的,他的歌词由于和这个体育游戏的儿歌是完全匹配的,所以我们就产生了将其融合在一起的一个设计的想法。本节活动是以第二课时的教学呈现的,重点是,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学完“勤劳的人与马兰花对话”的游戏;通过玩游戏,习得礼貌邀请的交往行为并且能够根据语音信号做出两人组合的造型反映。在前期歌唱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边唱边学,能够明白角色的变换,与我做到角色的互动,并在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逐渐习得礼貌的邀请行为。在开几朵花的这个互动环节中,我扮演勤劳的人,重点让幼儿练习对话的游戏,再次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当孩子学会跟我(勤劳的人)这样的一问一答形式之后,我再次播放音乐,我就自然的去承接发出语音信号,一朵花的信号,使得过度环节就显得比较自然,比较流畅,就感觉不是说要求孩子去变这个游戏玩这个游戏,我就将原来的这个体育游戏的经验,期待教师发出一朵花或两朵花的信号的需要被激发起来了,再处理孩子变成一朵花和两朵花的造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遵循循序渐进的设计原则,比如变一朵花的时候,首先告知孩子要变一朵花,然后反馈造型进行练习以后,接着再听音乐,与教师玩一个互动反应游戏,这样让孩子有一个心理预知,尤其是对小班的孩子,他有心理预知他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这个也是老师在进行教学流程当中需要考虑的循序渐进的安排,当孩子明确这样的互动游戏的规则以后,老师再增加两朵花的要求,但是这次增加要求的时候呢,不能增加即兴反应,而是也是要告知,我们待会要开两朵花,这样也是让孩子有一个预备,所以我们按照一个合作的流程来说首先变两朵花的时候,我没有让孩子一下就变,而是说我邀请一个孩子和自己一对一的先进行示范,让所有孩子都明确,变两朵花的时候两个人要连在一起,接着当孩子明确以后,我们再邀请孩子一对一来尝试,再次示范,最后当全体孩子都明确以后,再全体进行练习,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