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绪管理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也愈来愈大,教师的压力也随之加大。教师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所以,教师进行理性情绪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师压力的成因,情绪的种类及特点出发,并给出了教师情绪管理的应对策略,力求为教师提供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帮他们减轻压力,轻松工作和生活。一.教师压力与情绪失控成因分析。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家长和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教师有时也会出现个人婚姻危机,子女教育危机、父母健康不佳甚至会遇到失去亲人等重大事件,教师的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而社会、学校对教师又不能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他们的身心长期以来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下,难免有时会情绪失控,出现体罚学生的不良现象。无形中这种负面情绪会弥散到教学中,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心理学研究揭示,愉悦的心境使人感到愉快,看到周围的事物都带上愉快的色彩,动作也显得敏捷。不愉快的心境使人觉得沉重,感到心灰意冷,对什麼事情都不感兴趣,即心境具有弥散性。当教师带着这种情绪授课时,自然会把这种负面的情绪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一种不愉快的心境下被动地与老师互动,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积极乐观的心境会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有益于健康;消极的悲观的心境会降低人的活动的效率,使人消沉,长期的焦虑会有损于健康。教师首先得学会科学地管理自己的情绪,给学生创设一个温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二.教师应了解相关情绪情感的理论,科学理性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你如果要发怒,则必须“选择正确的对象,把握正确的程度,确定正确的时间,为了正确的目的,并通过正确的方式”。心理学家PeterSalovey和JohnMayer把这种自我控制的能力称为“情绪智力”。情绪智能:EQ(EmotionalIntelligence)情绪:可能是人类社会里最影响我们而同时是我们最不认识,给我们最大无力感的东西。当今社会里很多人成为情绪的奴隶。我们要正确认识情绪。情绪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情绪是绝对诚实可靠的;情绪是教我们在事情中有所学习;情绪不会错,错的是行为的效果。情绪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移情、自我控制和自我意识((Salovey&Mayer,1997)这些能力能让我们更灵活、适应性更强,且情感上更为成熟。(Bonannoetal,2004)较差的情绪控制力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比如学生教育,子女教育、婚姻和差的身体状况等,情绪智力的缺乏还可能破坏人的职业生涯,甚至使人在事业上一事无成,情绪智力缺乏最大的损害,可能是对儿童和青少年期发展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师进行自我情绪管理有多麽重要。其次,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再次,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外部表现看到他情绪上的变化,却看不到他所进行的认识活动过程,因为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的形式,即人的表情。实际上情绪和情感就是服务于改善人的生存和生活条件;情绪和情感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的效率。而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它表现在,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作用。这种作用的大小和情绪情感的强度有关,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人的认识活动和操作的效果;痛苦、恐惧这样的负性情绪则降低操作的的效果。而且强度越大,效果越差;情绪情感变化有不同的维度。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有增加和建立的两级。一般来讲,满足需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都是积极的,增力的,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的;不能满足的否定的情绪情感都是消极的、减力的,能降低人的活动能力的。喜悦的时候人觉得轻松,精神饱满,对周围发生的事件格外关心,表现出积极参与的倾向,教师对教学活动就会更投入,效果更佳。悲伤的时候觉得沉重,提不起精神,表现出对周围事物的冷漠和无心参与的倾向,这时教师的情绪会影响他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情绪,教育教学效果自然会降低。前者是增力的,后者是减力的。情绪、情感的维度和两极性情绪和情感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