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蜀中心小学三年级科学学科备课教案备课组:科学组备课时间:9月7日主备人:吴杨执教:吴杨课题《校园里的植物》课时共6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2.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3.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4.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教学难点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课前准备课前了解学校里的各种植物,学校里的植物的照片。教学设计备注教学过程一、局部观察植物(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①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再摸一摸,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②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③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2)师生观察后交流。(交流时要让学生尽情地说,并及时鼓励)二、比较植物的相同之处。(1)师提问:它们有很多不同,那它们为什么都叫做植物呢?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2)交流讨论:有根、茎、叶等组成部分,位置相对固定等。【这部分观察、交流活动就在校园里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首先从整体上认识到植物,再通过局部的观察,学生充分了解植物各部分的不同,由于植物就在自己的眼前,学生的观察一定会非常仔细,要求学生把观察的结果写下来或画下来,这是培养学生初步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样学生也一定能说出植物部分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不同,大胆汇报自己的发现,体会到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在此基础上再来找植物的相同之处,引领学生更深一层关注植物,把对植物的认识归结到植物的共同特征上来。】三、对植物进行分类1、师:植物种类繁多,世界上45万种,难记吗?科学家为了方便人们去认识它们,把它们分成的很多类,你能对这些植物分类吗?(P17)2、小组讨论,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先说标准,再分。【这一活动,既可以提升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又是对“分类”技能的训练。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明白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分类的标准可以有许多种。】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