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应用节能技术思考1XX省XX县区的地理气候特点分析1.1XX省XX县区的地理位置XX省XX县区位于北纬18°43''''~19°18'''',东经108°37''''~109°07''''之间,是位于海南岛西南部,西濒北部湾,与越南相望,北和东与昌江县、南与乐东县接壤的一座港口和化学工业城市。全市面积2256.27km2。1.2XX省XX县区的气候特点XX县区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旱湿两季分明,降雨量偏小,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24℃~25℃。1月平均气温18.4℃,极端最低气温为1.4℃。7月平均气温29℃,极端最高气温为38.8℃。日平均日照时数最多达9.5h,季风特性明显,每年11月至翌年3月盛行北风和东北风,4月~10月盛行西风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4.8m/s,为全岛之最。年平均降雨量为1150mm,沿海地带雨量稀少,仅900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达2596.8mm,年蒸发量大于年降雨量,为全省之最。根据XX省XX县区的气候特点分析,在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中,XX县区属于夏热冬暖地区的南区。根据《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南区内建筑节能设计应考虑夏季空调设置问题,可不考虑冬季采暖设施。另外考虑到隔热措施有可能会带来冬季能耗的负面影响。2XX县区建筑能耗现状存在的问题在现有建筑热环境、建筑能耗现状等等方面分析XX县区本地气候环境,因此,XX县区的建筑热状况与建筑能耗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XX省XX县区的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的重视,东方地区应对以下现状进行有条件地目的性的开展。太阳辐射是引起东方室内过热的直接原因,因此东方地区建筑热工状况较差,在无空调的条件下,室内热环境差。所以东方地区大部分居住建筑采用安装空调来调节室内温度燥热的状况,但是夏季制冷空调耗能很高,因此,东方地区建筑节能应当以防热为主并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来缓解室内温度较高的状况。由于东西向的房间比南北向的房间通风性差,室内热第1页共4页环境较差,因此遮阳措施应当充分的考虑,而且墙面加强隔热措施尽量使建筑避免太阳直射。建筑屋面顶层的隔热散热措施也是建筑热工中的重点工作。3建筑防热的重要手段建筑节能技术具有地方针对性。我们通过对XX县区建筑能耗现状的分析初步确定了以隔热、遮阳、通风为重点,来分析东方地区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措施的应用。3.1建筑外壳隔热由于建筑外围直接的接触外环境,并且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所以建筑外围对于建筑能耗大小的影响不可小觑。因此,建筑的外围结构包括外窗、屋面和外墙,三者的隔热设计,是整个围护结构防热的重要组成部分。3.1.1外窗选择优化设计一般情况,在不考虑建筑节能设计适当的遮阳的条件之下,在建筑节能设计中适当地减少外窗窗墙比,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窗口尺寸太小,会使室内自然通风量减少,而且对居住用户的视野受到限制。因此,在建筑节能设计窗墙比不应过度追求的目标,而是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遮阳形式及其他措施综合设计。东方地区外窗玻璃的选择应当优化处理,由于反射玻璃可以反射阳光,减少自身热量吸收,所以,热反射玻璃和低辐射玻璃是适合隔热需要的玻璃。由此可见在XX县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中,建筑外窗玻璃的选择由以上两种玻璃最为合适。3.1.2屋面隔热优化设计在东方地区,屋面的隔热层的厚度应合理而优化设计,由于隔热层厚度的增加,而使累计负荷持续下降,但是下降过程并不呈现直线状况,而是逐渐减缓下降的状况。所以,不能盲目加大隔热层的厚度。屋顶的合理设计可以使建筑屋面降低温度,提高隔热性能,达到减小建筑耗能的目的。1)通风隔热屋顶。属于双层屋面的构造形式。通过两层屋面之间的空气流动,从而带走太阳的辐射热以及室内对楼板的传热,降低屋顶内表面的温度,减少房屋空调能耗。其构造做法是在楼板上铺设架空的大阶砖或者水泥板,架空高度一般为200mm左右,为了保证间层内的良好的通风效果,通常要求每段风道长度不应大于第2页共4页15m,风道出入口正对的女儿墙上应该开设足够大的可通风面积。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实砌屋面和通风屋面隔热效果如表1所示。2)屋面铺隔热板。屋面隔热的方法有很多,在屋面结构层上铺设聚苯乙烯泡沫板、聚乙烯板等等绝热材料的方法是目前最常...